驻守街亭,诸葛亮为何一定要马谡前去

标签:
江湖散文李治亚历史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诸葛亮这个人是玩政治的好手,懂得平衡左右之间的关系。诸葛亮的亲信并不多,在小说中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现实生活中诸葛亮用兵其实并没有这么神,不仅如此,刘备对他也并不信任。
刘备最信任的将领关羽镇守荆州,当时诸葛亮主管后勤;张飞也很厉害,做过车骑将军司隶校尉,还有魏延都曾担任重要职务。关羽败亡,刘备伐吴,诸葛亮是明确反对的;赵云也因为反对,被安排在预备队。诸葛亮在刘备在世时没有资格管军事,而是主管内政。解答三国历史题请从《三国志》出发,小说那都是编来玩的。
诸葛亮为何用马谡?
其一,马谡是诸葛亮的亲信。马谡作为马良的弟弟,又有才华,而且是荆州集团的人,诸葛亮作为荆州集团的领袖,自然要对马谡高看一眼。
其二,马谡素有才名,而且对诸葛亮很谦恭,诸葛亮也是一个喜欢别人奉承的人。马谡在南征军中是献了奇策的,如果北伐再立一个大功,荆州集团在西川就铁定是第一了。可惜马谡只适合当参谋,当大将嫩点,碰上和张飞齐名的张郃,一败涂地。
可见诸葛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当然也为自己政权的巩固。诸葛亮和马良关系很好,当时刘备入蜀攻打雒城,军师庞统遇难,刘备急调诸葛亮到前线指挥作战,雒城攻破后,马良为了表示祝贺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於以简才,宜適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闲於听,世服於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於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锺期,敢不击节!”信中除对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极具歌颂之意外,同时还泄露出他们非同一般的关系,马良信中尊称诸葛亮为兄,正是这封信引起了史学家的议论,裴松之作注时特意此处加了一道批语:
“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
可见诸葛亮和马良马谡犹如刘备和关羽张飞,一旦马谡打了胜仗,自然能够大大提升自己的价值与位置,可惜马谡不是一个带兵的人。
人都是会变的,当初那个在诸葛亮身边谨小慎微的马谡摇头一变成了一方的军事主帅,自然有点信心满满,对于诸葛亮的意见也置若罔闻:马谡在街亭一战中,有三笑:一笑孔明“多心”,他认为街亭这个地方地处偏僻,魏兵不敢来,而孔明煞费心机的安排实在有些多余;二笑王平“真女子之见”,否定了王平提出的“屯兵当道”的良策;三笑司马懿夜来巡哨,说“彼若有命,不来围山”。马谡表现出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这都是兵家的的大忌。当然最后的结局是惨痛的,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诸葛亮的遗憾与懊悔,当然也让人看出诸葛亮对赵云魏延等名将的不信任。
有人说诸葛亮当时为何不用大将姜维,此人后来是继承诸葛亮衣钵的人物。因为当时姜维才投降过来,不说众将,其实连诸葛亮心里对他也并不信任。
前一篇:方腊手下的方杰到底有多厉害
后一篇:水浒里最悲催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