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最恨宋江哪一件事

标签:
江湖散文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水浒卷 |
晁盖和宋江以前是知己,作为知心朋友,两个人情投意合,多少次出生入死,可惜到最后,宋江居然架空了晁盖。可见权利有时让人发昏,古语道利令智昏,就是这个意思。
宋江曾经是晁盖的知己,甚至晁盖等人劫去了生辰纲,宋江冒着全家的性命前来搭救,这是什么精神,这就叫为朋友两肋插刀。而晁盖呢,一听说宋江有难,就敦促吴用想法去救,终于在江州劫了法场。所谓患难之交就在于此。可惜到了最后,居然分道扬镳,实在可惜。
这里有一件事,可算二人意见分歧最大的一次:有一天,石秀、杨雄、时迁这三个人,相约投奔梁山。路过祝家庄时,把酒店的一个报晓公鸡偷吃了。小二很恼火,言辞质问。石秀的态度恶劣:老爷不赔,便怎地?”然后亮出梁山好汉的名号(此时他们还不是),打了店小二,点一把火烧了鸟店!拽开脚步,望大路便走。这样一来,在石秀等人的冒充之下,梁山和祝家庄就结仇了。后来三人投奔梁山,对山寨弟兄一说,晁盖很恼怒,喝叫:“孩儿们,将这两个与我斩讫报来!”晁盖是梁山的老大,现在,有人竟敢假冒梁山好汉,偷鸡摸狗,放火烧店,嫁祸于梁山,这还了得!如果晁盖把这两个人杀了,也是很正常、很常规的一种处理方式。并且还有三个好处:1.
可宋江不愿意,理由是:“哥哥息怒!两个壮士不远千里而来,同心协助,如何却要斩他?”这分明强词夺理,还有更明显的:“不然!……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拿那厮。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非是我们生事害他,其实那厮无礼。哥哥权且息怒,小可不才,亲领一支军马,启请几位贤弟们下山,去打祝家庄。若不洗荡得那个村坊,誓不还山。一是与山寨报仇,不折了锐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
很显然这是对台戏,你让我去做,我偏不做。按说这梁山是晁盖的天下,晁盖说了算,宋江偏偏唱反调,自然是树立自己的威信。虽然与梁山宗旨背道而驰,可梁山上却早已是宋江的天下,因为晁盖说话已经没人听了。吴学究带头表态:“兄长之言最好。”(倒向宋江)。晁盖无语。戴宗紧跟着道:“宁乃斩了小弟,不可绝了贤路。”晁盖无语。众头领也都跟着起哄,力劝晁盖。晁盖无语。攻打祝家庄,通过了。估计当时晁盖会气得骂娘,骂谁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