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如来为何也徇私枉法

标签:
江湖散文江湖随笔散文李治亚历史 |
分类: 江湖教学随笔卷二 |

小说是现实社会的产物,即使西游记也不例外。一般人很厌恶索贿受贿,认为这是不正之风。其实有时候也是人之常情,有些人始终认为给人做事,拿别人的好处那是理所当然的事。即使是伟大作品西游记也有类似这样的记载: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取回真经,却发现是一纸空文,原来是索贿不成,因此孙悟空勃然大怒:
行者嚷道:“如来!我师徒们受了万蜇千魔,千辛万苦,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咐传经,被阿傩、伽叶-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我们拿他去何用!望如来敕治!”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即叫:“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
不过如来手下的这两位菩萨似乎恬不知耻,还要索贿: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仍问唐僧要些人事。
结果却是:三藏无物奉承,即命沙僧取出紫金钵盂,双手奉上道:“弟子委是穷寒路遥,不曾备得人事。这钵盂乃唐王亲手所赐,教弟子持此,沿路化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万望尊者不鄙轻亵,将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谢。只是以有字真经赐下,庶不孤钦差之意,远涉之劳也。”那阿傩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你抹他脸,我扑他背,弹指的,扭唇的,一个个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伽叶却才进阁检经,
在这些普通员工看来阿难、迦叶两人受贿很是恶劣,除了当场取笑一下,也只不过饭后多个谈资:“喂,你造吗,阿难、迦叶在受贿哎!”
那么如来为何要对手下索贿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道不知道索贿受贿是一件极其不文明的事情吗?
其一,九九八十一难。缺一不可,这也是唐僧的劫数。少了一难,就无法完成当初的既定目标。
其二,神仙也是人,是人都有私欲,写神仙其实写高官身边的随从。尽管位居高位,可是欲壑难填。
其三,这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阿难、迦叶绝对不是第一次受贿,为何明目张胆,关键在于如来的支持。要让部下明白,跟着自己干,一定会有钱使,即有发财的机会。这个一个都不能少。
其四,不想让人挑战自己的权威。想方设法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无字经书是不好,但原因在于你们愚迷不悟,只能传传这种经,怎么能怪我的部下呢?!培养一个得力的部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培养出来,就得全力予以保护。有副对联说的好:“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
阿难、迦叶是有慧根的,因此借着大树好乘凉,在如来手下顺风顺水,该收钱收钱,该索贿索贿。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是如来,每个人都能照顾好自己的手下,万一如来连自己都罩不住,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该当如何?会不会树倒猢狲散,你说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