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

标签:
江湖散文李治亚教育 |
分类: 江湖教学随笔卷二 |
我是七十年代的人,那时候很喜欢过年,因为只有过年家里才热闹一些,生活改善一些,新衣服多一些。吃惯了红薯杂面馍的我,到了春节,是可以在厨房门口和老爸一起坐在一起,吃上几块大肥肉,再蘸些酱油,那感觉真的有点神仙过的日子。每到这时候,老爸总坐在那里,吧嗒着香烟,然后用尽吐一口烟圈,潇洒极了!
寻常时节,很少上街的,我么们最喜爱的就是有人上门卖好面馒头。看着他骑着自行车,一路吆喝着,我们就在后面跟着跑。小路不平,那时候总痴痴地想:要是能天天吃上白面馒头,该有多好。每当这时,小脚的奶奶总是出来撵我,三娃子,别乱跑,小心别人把你拐走了,找不这家了。
一过年,家里外头都热闹。炖肉的炖肉,做馒头的做馒头。平时不大喜欢烧地锅的两个哥哥也争着前去,妈妈说:这两个馋小子一定是闻到锅里的饭香了。不过哥哥虽然愿意去,可总不能够,爸爸说:君子远庖厨,男子汉应该有男子汉的样子。于是把他们叫过来,把墨汁和红纸拿给他们,让他们写对子。大哥二哥是村里屈指可数的高中生,一到春节,很多人争着让他们写。父亲说:家里写字不要钱,你们若想把年货搞得再好些,可以上街去。古时候落难公子迫不得已的时候,往往上街去写对联,这样可以补贴家用。大哥二哥自然很高兴,他们也早有此意,只是怕老爸不给买红纸。
父亲也写的一笔好字,大哥二哥上街去了,父亲就在家,为村里的邻居们书写。我是每天必看的。不仅看,还趁爸爸不在的时候,小心翼翼的在红纸上写写福字,什么抬头见喜,门迎五福的字样。有时候,一个脸上都是黑墨,爸爸居然不吵我,还一个劲夸我:咱们书香之家后继有人了。
村里有送爆竹的,大哥二哥总是想要买好多,老爸制止住了,说:你看古诗不是有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然对子上有,咱就不必多买了,花钱不说,还破坏环境。别人放炮,我们听响。不是很好吗?
过年了,捂着手在炉子边守岁。亲耳听到自己的鞭炮在门口噼里啪啦地想着,便把饺子下到滚滚的锅里,盛好饺子,便把爸爸妈妈奶奶起来,那个时候感觉美极了。
如今,还是那个年,还是贴满了大红大红的“福字”头,还是长长的鞭炮,还是满郭的炖肉,可总感到年味儿似乎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