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的女儿为何取了那么俗气的名字

标签:
江湖散文李治亚历史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水浒卷 |
巧姐是王熙凤和贾琏的女儿,以王熙凤的尊贵、贾琏的实力给女儿起个好名字那是非常容易的。贾府有那么多饱学之士,就是丫鬟小姐中也有不乏才华横溢的人,何以起个那么俗气的名字。你看曹公给贾府里丫鬟们起的名字,什么晴雯、麝月,什么香菱紫鹃,什么雪雁茜雪都是如此富有诗情画意,何以贾府的千金大小姐名字居然如此大煞风景,这里有什么缘故呢?
其一,越是大俗越是大雅。读《南齐书·张敬儿传》,张敬儿的父亲是下级军官,名叫“张醜”,注意是美丑之丑而不是地支之丑。张丑有两个儿子,老大起名“张狗儿”,老二名为“张猪儿”。张狗儿追随萧道成,东挡西杀,立下赫赫战功,升为统军大将。宋明帝认为“狗儿”这名字太过粗鄙,将其改为文绉绉的“敬儿”,其弟“猪儿”也被顺便改为“恭儿”。可见俗到一定程度就是高雅。
其二,赖名字好养活。早年北方农村每庄都有的“狗剩”了吧?正如同女孩叫招娣、引娣、改娣、奂娣一样,叫狗剩的男孩可也是车载斗量,比比皆是的。俗话说“狼走遍天下吃肉,狗走遍天下吃屎”。这世界上还有比狗吃剩下的再脏的东西了吗?连狗都不吃——这个名字可谓粗俗下贱到了极点。越是这样,孩子长得越解释。
其三,巧姐经常害病,要用赖名字压一压邪气。“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我这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是个什么原故。”刘姥姥道:“这也有的事。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曲,再他小人儿家,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以后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
其四,清虚观打醮,凤姐催着张道士换巧姐的寄名符。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临走之前受凤姐所托给大姐儿取名字,刘姥姥听说巧姐生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便给她起名巧姐,"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从这'巧'字上来"。虽然很俗气,却很有讲究。后来果不其然。
人的命,天注定,以贾府那么高的权势,树倒猢狲散,结果最后大雪茫茫真干净。贾府丫鬟小姐自然再也没有昔日的地位。这位贾巧姐因为当年她母亲善待了刘姥姥,种下善缘,因此家族败落后,刘姥姥一家救了她。她最后的归宿,应该是嫁给了刘姥姥的外孙板儿,虽然住在荒村野店,每天还得纺绩谋生,过去那富贵奢华的小姐生活一去不返,也属红颜薄命,但跟大半辈子都在深宫中,没有感受过什么温暖的大姑姑、出嫁一年便被蹂躏致死的二姑姑、被迫远嫁到蛮夷之地的三姑姑、悲观绝望而青春出嫁的四姑姑以及被父亲休弃之后众叛亲离之下惨死的母亲相比,那算幸运多了。所谓"遇难呈祥,逢凶化吉",所谓“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其实这符合曹公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