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湖散文李治亚历史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提起许褚,却是曹魏名将,此人酣斗马超,勇斗张飞,都是三国厉害的角色。对于曹操父子,也是忠心耿耿。而且和曹操又有同乡之宜。其子许仪又是曹魏大将,为何死后没进入曹魏太祖庙,就是曹操庙呢。在当时曹操庙可是荣誉的象征。而曹操以前的侍卫典韦是进入太祖庙的。
其一,许褚立功虽多,得罪人却多。许褚性格耿直。曹操晚年,害怕别人对自己行刺,不信任任何人,唯独对许褚信任有加,许褚因此更加护卫曹操的安全。曹操宗族大将曹仁从荆州赶来朝谒,曹操在自己寝殿尚未出来,曹仁在殿外遇见许褚,邀他去旁边偏室坐下交谈。许褚只说了一句"魏王快出来了",便转身返回殿内,招致曹仁记恨。有人问许褚:"征南将军曹仁是宗室重臣,屈尊找你说话,你为什么要推辞?"许褚回答:"他虽然是亲族重臣,但却是镇守外藩之将。而我许褚却是负责内部守备的,我们要说话在公开场所就可以了,何必到私下说。"曹操听说后,更加喜爱许褚,升任中坚将军。不过虽然如此,曹仁乃是曹魏宗亲,耿直的许褚可能会得罪曹魏势力,这些人后来都是左右曹魏江山社稷的人。连曹仁你都不待见,其他的人自然对许褚很痛恨。曹操活着谁也不敢把你怎么样,但是曹操一死,许褚死后,这些荣誉的光环自然抹去了不少。
其二,再看进入太祖庙的都是些什么人。《明帝纪》(青龙元年)夏五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於太祖庙庭。《三少帝纪》(正始四年)秋七月,诏祀故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锺繇、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於太祖庙庭。《三少帝纪》(正始五年)冬十一月癸卯,诏祀故尚书令荀攸于太祖庙庭。《三少帝纪》(嘉平三年)十一月,有司奏诸功臣应飨食於太祖庙者,更以官为次,太傅司马宣王功高爵尊,最在上。《三少帝纪》(景元三年)是岁,诏祀故军祭酒郭嘉於太祖庙庭。这些人要么是曹魏宗亲,要么是司马氏死党,要么是司马后人最赏识的人。许褚对曹魏忠心耿耿,自然让掌权的司马氏格外厌恶。
其三,许褚在当时还有一定影响,对曹魏赴汤蹈火,多次救护曹操。马超自负其勇力绝人,想要暗中偷袭曹操,但平日经常听闻许褚的大名,怀疑随从的即是此人。于是问曹操:"曹公的虎侯在哪里?"曹操用手指了指许褚,许褚怒目视之,马超不敢动。数日后,曹军击败马超军,交战中许褚亲自斩得敌军首级。如此忠勇之人,如果反复提及,肯定让大家更怀念曹操。司马氏掌权掀起了太多的去曹化,目的使自己取代曹魏更加合情合理。
其四,许褚虽然儿孙都是大将,但是得罪了太多的人,许仪得罪钟会被杀,无疑使许褚的更会形象有损。在大家的印象中,许褚还是一勇之夫。而且此人得罪了很多文人,比如杀许攸,许攸虽然多次侮辱曹操,但他是曹操的同学,而且长期在袁绍手下效力,身边有很多好友,这些人后来都投降了曹操,保不齐大家对许褚都有非议。
其五,许褚和典韦类似,比起许褚,典韦是革命烈士的称号更让人肃然起敬。典韦性格忠诚谨重,常于早上侍立终日,夜晚便宿于帐左右,甚少归府私寝。其人甚好酒食,饮食份量兼人,每有赐食于前,便大饮长喝,左右相属之人,都为典韦供给自己的酒食,曹操大壮其为人。典韦又喜欢携着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有谚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曹操征张绣,典韦在门前奋战,张绣军不能得入。张绣军于是分散从其它门进营。时典韦部下兵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恶战,无不以一当十。但张绣军前后兼至益多,典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戟击去,便将张绣军十余支矛摧断。后典韦左右死伤者略尽,典韦本身亦被数十创,双方短兵接战,贼兵往前搏斗。典韦便徒手挟着两人击杀之,其余贼部众不敢近前。典韦复前冲突贼众,又杀数人,然而伤创重发,典韦就此怒目大骂而死。张绣军方才敢于向前,取典韦之头,互传而观,覆军就看视其躯骸。曹操退住舞阴,闻典韦已死,为之痛哭,招募间谍取回他的尸体,亲自临哭,遣其归葬襄邑,拜其子典满为郎中。车驾每次经过,常祠以中牢。曹操追思典韦,拜典满为司马,引为近侍。三哭典韦,成为佳话。另外典韦死有多日,得罪人极少,自然威望更大。
可叹一代名将,死后未能进入象征荣誉的曹魏太祖庙,让人惋惜。不过只要曹操知道许褚,君臣互为知音,又有何妨/对于许褚,只要曹操赏识自己,就已经足够了。当时独享曹操宠爱,何须计较死后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