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湖散文历史文化李治亚 |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红楼卷 |
贾母喜不喜欢薛宝钗,我以为还是喜欢的。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薛姨妈听说,忙笑道:“这话老太太说偏了。”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宝玉勾着贾母原为赞黛玉,不相反赞及宝钗来,边看着宝钗一笑。宝钗早扭过头去和袭人说话去了。
这是因为薛宝钗很会做人,善于揣摩贾母的心思:贾母给宝钗过生日,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欢喜,后来至上酒席时,贾母又命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道:“只好点这些戏。”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又好,词藻更妙。”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你何曾知道。”宝玉见说的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与我听听。”宝钗便念道: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主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
这些戏曲,贾母是极高兴的,因为薛宝钗很懂自己的心思,知道自己年龄大,往往点些让自己高兴的戏曲供自己欣赏。这孩子很有心计。
不过贾母薛宝钗,还没有达到喜欢林黛玉那种地步,对薛宝钗往往敬而远之。甚至对薛宝钗有时候也多不屑之语:老太太喜欢把宝黛相提并论,比如“两个玉儿”“不是冤家不聚头”等等。贾府上下无不认为宝黛是一对好夫妻。高鄂续书不算数。宝钗是那种可敬但不可亲的人,老太太喜欢那些没什么心眼儿的。事实上薛宝钗过于藏拙,让贾母很反感:到是宝姑娘屋里像个雪洞似的老太太不大高兴,说“年轻姑娘屋里这样素静也忌讳”。我们不妨再往前文看看:宝钗在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
事实上,贾母身边有很多像林黛玉一样的女孩子,比如鸳鸯晴雯,就是王熙凤也是一个举止和薛宝钗不一样的女孩子,可见对薛宝钗贾母仅是有点喜欢,但并不赞成孙子贾宝玉娶薛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