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是蜀汉名将,魏延的名声为何最差

(2016-10-05 07:49:19)
标签:

江湖散文

李治亚

历史

文化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同是蜀汉名将,魏延的名声为何最差

魏延是蜀汉名将,一度还是刘备最得意的人,曾拜汉中太守。这样的大将在蜀汉只有五虎上将可以媲美。不过魏延的名声太差,以致后人提及此人往往都冠以反叛的字样,事实上五虎上将里面,关羽曾经投降过曹操,黄忠是刘璋手下的名将,至于马超以前也是割据西凉的,后来投奔张鲁。我们曾经的常胜将军赵子龙也是袁绍手下的将军。那么这些人中为何魏延的名声太差呢?

其一,“声妓晚景从良,半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一生之清苦俱非”的解释是青楼女子也即妓女若在晚年从良作了一个良家女子,那么她前半生的妓女生涯也不会影响她作一个良家女子.而一直恪守贞节的良家妇女倘若在晚年时候失了节哪怕就做错了一次(也就是现在的出轨),那么她以前所恪守贞节的名声和功劳也就毁了。这些人不管以前怎么样,只要到最后不反叛安分守己,就值得大书特书,而魏延最后却恰恰没有注意这一点,在三国志上,带领部分人单干。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最后身死遭人耻笑。

其二,三国演义的传播。在三国演义,魏延就是一个经常反叛的小人,诸葛亮说他脑后有反骨。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中,正值刘备携民渡江败走襄阳之际,此时刘备一败涂地、狼狈万分,身边兵不过千疲卒,将不过张飞、赵云,且身后有曹操雄狮追赶,前有蔡瑁、张允刁难,可说是进退无路,存亡未卜。然而,就在这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的是原本与敌对双方无干的魏延,他就是凭着一个男儿的血性之心,为了搭救刘备君臣和襄阳城与名将文聘大战数十合,最后落得家人被杀只身投奔长沙的下场。当魏延第二次出场,正是赤壁大战之后,刘备攻略汉上九郡之时。当时,不可一世的关羽率兵袭取长沙,遭到了老将黄忠的顽强阻击,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之地,又是心高气傲的、血性方刚的魏延为其解了围。他杀了韩玄,救了黄忠,将长沙城献给了关羽。关羽和黄忠都得到了刘备的厚赏,而魏延却被诸葛亮“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其理由是“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忠也,食其禄而弑其主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可怜的魏延早在刘备从襄阳溃退的危难之时,就有心投奔,而终于如愿以偿时,却劈头盖脸的挨了一顿“杀威棒”,从此被打入另册。

其三,诸葛亮hold不住魏延,故意给魏延穿小鞋。魏延不可能有谋反之心。他年纪轻轻就被刘备委以重任并且屡建奇功,诸葛亮北伐任命他为征西大将军,已经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在蜀国位高权重,他没有必要谋反,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去处值得他这么做,从他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之计”就可以看出,他对战胜魏国还是信心满满的。诸葛亮死后,将兵权交于杨仪,魏延因持功心有不甘而率军欲杀杨仪,反被杨仪派马岱杀死。后魏延一门被夷灭三族。诸葛亮不喜欢魏延,自然就不会把兵权交给他,魏延错失可以体现自己军事思想的机会,想杀杨仪夺兵权,反而把自己害死了。其实魏延是忠于刘备、忠于诸葛亮的,他甚至比诸葛亮还想北伐成功。

魏延的名声太差,关键是在于自己的持才傲物,还在于自己没有一个赏识自己的人,更在于三国演义的普及。所以一个人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想要自己生活的很顺畅,就要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切忌不能过于钻牛角尖。另外想要搞臭一个人,文人的作用很大,既可以让你名垂青史,又可以让你遗臭万年,小说中的诸葛亮关羽就是做人典范,而曹操魏延就让人感到做人的失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