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上那些死于非命的英明君主

(2016-07-31 06:58:56)
标签:

江湖散文

李治亚

历史

文化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唐宋卷

历史上那些死于非命的英明君主

历史比故事更有意思,许许多多的小说家千方百计的编辑故事目的也是为了看点击量。其实只要把历史故事叙述圆满,丝毫不比小说故事乏味。比如有些英明的君主就是如此,刚开始雄才大略,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到了晚年,偏听偏信,最后居然不明不白的死去。如今就说两个人,可以看看这些君主是怎样毁于小人之手的。

第一个就是齐桓公,提起这个人可以说是如雷贯耳皓月当空大大的有名,继位之后,任用仇人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存亡续绝。从此齐国进入了历史的春天,通过丞相管仲的推举,又有五个重要的人物进入了朝堂内阁。分别是:负责外交,大司行——隰朋;掌管农业,大司田——宁戚;统领三军,大司马——王子城父;司法刑律,大司理——宾胥无;监察谏议,大谏之臣——东郭牙;这五位与齐桓公、管仲,在江湖上有个响当当的名号叫“桓管五杰”!后来事实证明,这个领导集团励精图治、决策英明,深得齐国上下老百姓的爱戴。有了明臣贤士的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谁敢不服?做了三四十年的霸主,忽一日,相国管仲病入膏肓,桓公如失左右手,临死管仲嘱咐齐桓公,一定要远离三个佞臣,桓公问何人?答曰:公子开方、竖刁和易牙。桓公说:“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桓公说:“开方如何?”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桓公说:“竖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三人,三人专权。后来的事情则完全按照管仲的推论进行,因此齐桓公生病,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太子的位置明争暗斗,三宠加入了这场争斗,最终易牙和竖刁将齐桓公关在后宫,将他活活饿死了。“唉,仲父真是圣人啊,我不听他的话,才落得今天凄惨的下场。我死之后,哪里还有脸见仲父啊,呜呜呜呜。”齐桓公临死之前,发出这样的哀叹。更悲惨的是,齐桓公去世之后67天才有人为他收尸。不过当时身上已经腐臭不可闻,而且蚊蝇乱飞,尸体上爬满了蛆虫。

历史上那些死于非命的英明君主

第二个是隋文帝,此人也算是开国明君,而且颇有文武雄才。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千万世为圣朝典牛马。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这大隋王朝此时国力鼎盛,四海宾服。可惜到了晚年,却听信独孤皇后的话,偏听偏信废长立幼,刚立的太子杨广善于乔装,是一个很虚伪的人,投其所好,隋文帝不明就里,还以为这个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把大隋江山发扬光大,一统万年呢。哪知道儿子却趁老爹虚弱的时候,喜欢上了自己的爱妃,当时隋文帝惧怕的独孤皇后已死。这爱妃慌不择路来向隋文帝报告,气的隋文帝破口大骂,连呼独孤误我?最后还是被儿子害死,而妃子还是被儿子霸占,这隋文帝一生南征北战,临死被儿子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自然是死不瞑目。

想起三国是诸葛亮的一句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不过说说容易,做下去谁都觉得难。你看那位刘阿斗,身边有了诸葛亮这样指挥若定的大臣,不是照样言不听计不从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