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弟书


标签:
江湖散文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诗词友人唱和卷 |
筱荃吾弟,近安:
十一月份,正值岁尾,江淮一带,却天朗气清,旭日暖阳,大有春和景明之感。游历于涡水上,但见波光粼粼,霞光点点,甚为喜欢。
坐岸上,碧波荡漾,虽杂有枯叶,但竹叶青青,心中甚慰。
江淮久居,不禁畅想,北国风光何如。大漠孤烟,草枯鹰眼疾。或燕山雪花大如席,或千里冰封,若是山中漫步,会不会有步履维艰之感。当然对于北方的汉子,此时不在话下,久在塞北,目之所及,天苍苍野茫茫,无不有辽阔壮美之意。若是傍晚,暖暖的热炕,席地而坐,再有东北的烧酒,二人痛饮,岂不壮哉?
喜欢东北,或曰:东北人性格直爽,两句话不合,便大打出手,不过过后就好;或曰:东北人言语幽默,“出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每说一句话,无不让人捧腹。现在看来,果然如此。东北人的性格看来和东北这片热土相似,黑黑的土地,厚重的文化,孕育了东北人爽朗直率的性格。
喜欢东北,也喜欢江南。游历江南,江南风物,恍若梦里。小桥流水,柳浪莺啼,一一记起;看那白云袅袅,淅沥小雨,总是在人梦里;清风徐来,竹林声里,看那草长莺飞,使人深情如许。
江湖曰:祖国江山如画,不论南北;吾国风景秀美,无论冬夏。与友人游于河岸,不必问身在何处。只要有一桩快乐心境,足矣!
江湖
2015年11月25
致兄函
治亚仁兄:新年好!
飞鸿收悉,心中甚喜,踏雪寻梅,感喟情义,一南一北,浓淡相宜。
虽然此时的北方,正值天寒地冻,但兄长的书信,足以带来江南那“春和景明”之温暖气息。
这一封书信,足以令小弟真切感受到那有若高山流水般“李白与汪伦”之情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啊。
捧读书信,仿佛与仁兄漫步于江淮,过小桥,赏流水,踏韵于湖光山色,抚琴于挥毫吟诗,有若谈古论今的吟诗对句及畅谈叙聊,好不惬意。
仁兄生于江南,是才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众所周知,江南的确出才子,治亚仁兄学识渊博,师者风范,博古通今,可谓是游历史之仙侠,写历史之高手。其春夏秋冬之三百六十五日那写作,未有一日曾停歇作罢。那是奔忙于课堂后的井然有序,往返于文字间的排遣消暇,壮阔成文贤的身影,以“答疑、解惑、传道、授业”。仁兄作为师者之典范,值得小弟借鉴、效仿、学习。
是啊,自从与仁兄义结金兰于文字小镇,前进路上,小弟不再是形单影只,而是与仁兄一同结遇诸多豪俊贤儒,前行于文学之路,品味于人生春秋,畅游于文山书海。写文习字的日子,令我们丰满着灵魂、清瘦着欲望。而岁月的洗炼,也使得我们手中那支游走江湖之笔,更加积淀了风景,汇集成进取之“志与道”,共鸣于文字小镇,繁华着文坛这片朗空,为艺苑增添着韵致。
仁兄习惯称自己为“江湖”,而筱荃便称自己为“游侠”。也似一种对句吧。(哈哈)
仁兄曰:“祖国江山如画,不论南北;吾国风景秀美,无论冬夏。与友人游于河岸,不必问身在何处。只要有一桩快乐心境,足矣!”
游侠生于草原,久居北方,结遇江南才子治亚仁兄,自然也就喜欢上了江南。他年,筱荃定当与未曾谋面的兄长,相逢于或北或南。
或邀仁兄,一同感受塞北风光,一同踏雪赏冬观雾淞,一同品味北方之文化及美食,共赏“北风飞雪”,共迎“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或与仁兄,一同游历江南,品味江南之山水,品赏那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共观“一行白鹭上青天”,共品“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共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共写“忆江南”,来写就文化佳趣。
筱荃于文字小镇结遇如此志同道合而又志趣相投之良师益友,此生足矣!是啊,无论置身何方,小弟皆愿与仁兄一同,建友谊之树,绽友谊之花,品风雨人生,观行云流水,持淡然之心,结快乐之境,而宁静致远。
新年伊始,筱荃祝治亚仁兄新的一年继续澎湃笔墨,佳绩显著,收获丰硕!
2015年11月25日
筱荃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ylxq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