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亳州道德中宫

(2015-10-03 09:55:28)
标签:

文化

历史

旅游

亳州一日游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秦汉卷

秋游亳州道德中宫

亳州自古被称为仙乡,据说境内神仙一样的人物居多,历史上老子、庄子、陈抟等人都是亳州人,老子又叫李耳,西游记里那位慈眉善目善于炼仙丹的便是,至于庄子也是一位神仙式的人物,他写的书后人称为南华经,还有陈抟,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睡仙,叫做老祖一睡八百年。

秋游亳州道德中宫

来到亳州,不可能不拜访这些名流,如果你想延年益寿的话,当年最主要你要那份虔诚的心。带着一百二十分的诚意,我来到老子当年讲学的地方,这里离道德中宫不远。那时候老子做了国家图书馆的馆长,闲暇时候,来到家乡,潜心教学,门下弟子众多。孔子听说老子学问高深,便来亳州向孔子请教,一日,老子与孔子乘舟从涡河旁的老子家宅走水路到涡河对岸。在船上,老子向孔子讲述了他对水的感悟。望着河边怒放的荷花,孔子与老子对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十分赞赏。老子接着说:“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心甘情愿地处于众人都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最接近于道”。孔子在亳州盘旋了许久,至今亳州还有一条街叫问礼巷。

秋游亳州道德中宫

道德中宫是亳州境内比较古老的建筑,相传始于宋朝,当时纪念老子的地方有三处,即是:河南省鹿邑县的上清官、亳州城内的道德中宫、涡阳城北的下清宫。古人以中为贵,讲究甚严,可见在当时人的眼里,亳州就是孔子的诞生地。相传,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均曾巡莅亳州,拜谒老子庙。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号,宋真宗则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号。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知亳州时有诗云:“颖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乃得诒仙乡”。至今亳州人叫李子,叫讳子。所谓讳就是不敢说老子的姓氏,表现了家乡人对老子的尊重。

秋游亳州道德中宫

老子为什么叫老子,家乡人有个美丽的传说: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老子很有学问,走到哪里都传播自己的思想。那时候,王权衰落,名存实亡,老子弃官出走,四处云游讲学,骑青牛至函谷关……司马迁《史记》对此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看来,老子也不想让别人找到自己,做了一个大隐。

秋游亳州道德中宫

来到道德中宫,抚摸着当年的时刻,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人对亳州的先贤油然而生敬意。境内,草木萧疏,十日长假内,游人并不多,大概家乡人都去外地旅游观光去了。不过见到一个山西人,一边摩挲着砖刻,一边啧啧的赞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让国人受益匪浅,对世界也产生极大的影响。所谓上善若水,所谓“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所谓“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些都成了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来到道德中宫,犹如走进一座古老的文化殿堂,虽然没有花花绿绿的装饰,其实这就是老子文化的内涵,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