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远方的你——努力铸就自己的辉煌


标签:
家庭李治亚情感 |
分类: 江湖教学随笔卷二 |
笔者按:一个网友,怀着极大的信任,慕名给我发短信,短文摘录如下:有时我觉得自己的生活跌宕起伏,就像小说,悲剧气氛浓郁。我这一生很失败,为人女,父亲病重时自己也生病,没能尽心照顾父亲,不称职;为人妻,爱看小说不做家务,务虚不务实,健康时经常与爱人争争吵吵、病了不争吵了精神不好,把家人吓得够呛,也不称职;为人母,孩子还在上大学,却要为我担心,我不能为他出主意还要他分心担忧我,也不称职。我现在勉强还能上班,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李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
看到问题后,我诚惶诚恐,老实说从来没有感觉心情如此沉重,这是一种托付,我不是一个健谈的人,也不喜欢对感情问题发表议论,因为我本身做的就不够好,怎样去写呢,就从我家说起吧。
我的祖母是江苏高邮人,十八岁嫁给我的祖父,当时祖父在国民党韩复渠手下做连长,抗日战争期间,祖父在前线打日寇,祖母带着八岁的父亲和五岁的叔父回到皖北。一回家,才知道自己犯了几个错误:
其一,语言不通。祖母是典型的江南口音,乍来北方,很不适应。别人听不懂祖母的话语,祖母也听不懂别人的话语,而且更难得是祖母还要融入我们的村庄。村庄的人不多,我们家又是大姓,可惜男丁少,父亲和叔父年龄又小,爷爷在异乡生死未卜,为此祖母不知道背后流了多少泪,操了多少心。不过看着孩子,她都咬咬牙,坚持下去。
其二,生活不容易。生很容易,活很容易,生下来活下去不容易。那些年月,祖母从前线往家赶,历经艰辛,日寇、土匪、地痞流氓,祖母总要小心对付。据说多少漂亮女人都要用锅灰把自己脸上涂成丑八怪,那些平时打扮入时的太太们谁敢把自己的魅力显现众人面前,只有咽泪装欢。好不容易,回到农村,也很麻烦,原先以为大家互相帮衬,可后来才知道对于近似于新寡的小媳妇,男人除去不怀好意,就是看别人的笑话。还有那些文革的日子,不知道奶奶与父母是如何度过的,只知道那是想写电视剧本,每一天都充满着惊心动魄。
其三,奶奶的思维。奶奶知道爷爷是上学以后参军的,就努力供养父亲上学。父亲能写能画,也粗通文墨,也出去快要参加工作了。可是政审不合格。无奈只好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过日子。一见父亲上学不过尔尔,对叔父也便疏于教育。叔父本来就不喜欢学习,便整天跟着打鼓敲锣的人混在一起。不管怎样,两个儿子都在农村生活。对于祖母来说,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她不想让李家在她这一代断根。
后来,经历土改,经历六0年,经历文革,奶奶总是劝自己的孩子坚强的活着。她给儿子挑选媳妇,也是要地主家的子女,理由是知书明理,毅力坚强。
针尖上也要过日子。奶奶很坚强,母亲更坚强。结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不太硬朗,家里大事小事总是母亲做主,挖河挖沟,村里分派给任务总是母亲去。一到开会时间,祖母与父亲在家里抽闷烟,母亲一个人去接受村子里的所谓思想动态。那些时候,两个哥哥上学也很艰难,牙缝里省下的,也很难让大哥二哥吃饱饭。可母亲总是咬着牙说,你们要好好上学,干活累不死我们。
就这样,我们家一直这样努力的生活下去,两个哥哥都有了比较不错的工作,侄子侄女也大多在省城工作。每到节假日,忆苦思甜起来,无不深深的怀念死去的老奶奶。父母如今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身体也很健康。谈到往事,无不动情地说:那时候的日子哪是人过的,只要咬着牙坚持,没有过不去的坎。
写到此处,话不知如何说起,我知道世间不如意十有八九,唯有持之以恒,多以家人为念,凡事化繁为简,能不考虑的太多就不考虑太多,投入书中,贪的是精神食粮,至于做人态度,想起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