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学校度过的元宵节

(2015-03-06 07:37:40)
标签:

教育

学校

李治亚

江湖文章连载

分类: 江湖教学随笔卷二

我在学校度过的元宵节

长这么大,头一次在学校里过元宵节。是呀,年前放假早,年后开学早。记得前几天,妻子就说元宵节回来过不,我说可能回不来了。不过当时没想到不回家过元宵节的意思。

这不,元宵节来了。学生正在上自习。学校外面,到处是动人的鞭炮声,还有礼花,满天满天都是的,学生扎堆似的往外跑,老师呢,也跟了出来。突然听到校内,也有人放挂鞭,原来是九年级的几个调皮的学生趁着领导没准备放的。东南西北到处都有呐喊声,到处都有学生啧啧的赞叹声。我顺势把孩子们叫进教室,除了给孩子们祝贺节日快乐以外,便给孩子们讲了元宵节的来历。

我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元宵的做法,是以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我说元宵节是一个热闹的节日,放眼城里乡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猜灯谜,举灯笼,可惜大家在这里无以为乐,于是便给同学们出了几个灯谜。第一个便是油炸鸡蛋,猜两位古人名字;第二个便是笼着鸟,却是两位三国人名;第三个叫每周进步一点点,打自己班学生一人名;第四个便是几个常用字,比如文言二十句;还有免费导游、基本相似等等,一时间班级里争执的热火朝天。

后来我便给学生讲,元宵节其实也是中国古人的情人节,看看欧阳修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有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都表达了这个意思。另外还有些地方元宵节要拜厕神。

厕神?

对呀,据说是紫姑卜,也有的说是戚夫人,不过不论是谁,都是表达了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个元宵节真有意思,同学们如是说。

下过自习,我给妻子打电话,她说你还是头一次在外面过节,我说还好,和孩子们在一起。不过再买点汤圆,我明天回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