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最爱萧红的男人

(2015-02-14 18:11:40)
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

李治亚

历史

文化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民国卷

谁是最爱萧红的男人

萧红是文学青年,至死都是。那一个非常相信爱情的纯情女子。有了萧军的介入,才有了萧红才华横溢的文笔,一直羡慕二萧,那是一个多么浪漫的邂逅,后来才知道二者的结合一点也不浪漫,非但不浪漫,差一点徘徊在生死场,甚至有一个人差一点被丢弃生命的威胁。

每次看到萧红的文字,总有一种冷的感觉。不但是冷,而且是冷到彻骨。后来才知道那是一种生命的悸动,因为萧军,才让她的生命有一种精神的复苏。故事从萧红怀孕,被前夫抛弃在一家旅馆里,奄奄一息。

索性,她是个识文断字的姑娘,有了美丽的文字“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啊!春天到了。”便有了英雄救美的一幕,一个叫萧军的编辑,得知萧红在难中,死里逃生。只是社会是如此的艰难,尽管他们逃离了那一个该死的酒店,可惜天下之大,却没有一个可以温暖两人的家。因为没有钱,店老板抽走了所有的被褥,他们光秃秃的躺在床板上,像两只腿毛的鸡。冬天的屋子里没有暖气,彼此抱着也难以给对方温暖,不过这却给他们的才华,增添了向上的力量。

萧军是好样的,在那样的岁月里,他冒严寒,忍饥饿,外出四处打工授课,养活了产后在家待业的萧红,也正是萧军发现了她的才华,并且不断给萧红以鼓励和几近手把手地扶持,才得以使萧红的初作——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发表在《国际协报》上,从而使萧红迈入了文坛的门坎……也正是萧军率先提议,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坛领袖鲁迅先生写信,才有了力透纸背的《生死场》。

萧军是好样的,如果不是他,萧红可能早已烟消玉殒了。记忆中的情节总是,在北方的大街上,萧军在前大踏步的走,萧红在后边跟着,很少见到他们并排走。这就是他们之间命定的姿态。萧红最幸福的也莫过于此,有时穿上萧军的衣服,大大咧咧的走在大街上,或者像个小女人,让萧军俯下身去,给自己系鞋带,尽管这是萧军的鞋子。不过相爱是有代价的,尽管萧军爱萧红,甚至是发自肺腑的深爱,可惜因为有脾气,难免有时候对待萧红不够友好,当心绪烦闷的时候,打老婆也是有的,而且这家伙不知道轻重,甚至让萧红也带了伤痛。

可惜经过此劫,萧红的心思彻底乱了,她不知道爱情有时也是争吵,甚至争执。萧红把自己的情感和命运从萧军那里收回,转交给了另外一个男人——作家端木蕻良。她赠给端木相思豆和小竹竿,这两件定情物包含了一个受伤女人的心愿。相思豆代表爱,而小竹竿则象征着坚韧与永恒。萧红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和体贴。
   可惜一切都是错误,萧军给不了的幸福,端木也给不了,不仅给不了,而且连当年萧军给予的幸福,现在回想起来都弥足珍贵。一直照看萧红的作家在死前曾经热切地盼望道:如果萧军在重庆我给他拍
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我……
   很久没有看过萧红的文字,手头只有一些零星片断: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
六十岁了,当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
   还有曾给萧军的信:

均:
   现在我很难过,很想哭。想要写信钢笔里面的墨水没有了,可是怎样也装不进来,抽进来的墨水一压又随着压出来了。
   华起来就到图书馆去了,我本来也可以去,我留在家里想写一点什么,但那里写得下去,因为我听不到你那登登上楼的声音了。
   这里的天气也算很热,并且讲一句话的人也没有,看的书也没有,报也没有,心情非常坏,想到街上去走走,路又不认识,话也不会讲。
昨天到神保町的书铺去了一次,但那书铺好象与我一点关系也没有,这里太生疏了,满街响着木屐的声音,我一点也听不惯这声音。这样一天一天的我不晓得怎样过下去,真是好象充军西伯利亚一样。
   比我们起初来到上海的时候更感到无聊,也许慢慢的就好了,但这要一个长的时间,怕是我忍耐不了。不知道你现在准备要走了没有?我已经来了五六天了,不知为什么你还没有信来?
   珂已经在十六号起身回去了。
   不写了,我要出去吃饭,或者乱走走。
                   吟上 七月廿十时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