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历史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秦汉卷 |
孔子名丘,字仲尼。据说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可这有什么用,孔子一直是中教二级,上级多次让学校推荐晋级名额,孔子总想着毛遂自荐,可总是不达标。孔子找到了校长,校长说不能因为你是孔子,我就徇私,你先看看文件,对照对照,条件符合后,再找我。
孔子拿到文件,急不可待,回家就看。先看第一条,学历,要求是大学本科。乖乖,老子是自学学历,这一条不符合。
第一条没戏,再看下一条。在一个单位任教五年。这个没问题。但文件上又写到民办学校不在考虑范围,因为民办学校鱼龙混杂,证件不齐全,还有无法确定年限,资料备不齐呀。孔子入编才四年,以前自办学校,教育局不承认。气得孔子大骂:奶奶的熊,只要能教好学生,管他私立不私立。知道不进公办学校了,不就是想要个退休金吗。这么麻烦?
孔夫子再看第三条,更是怒不可遏,说是“教坛新星”、“市级骨干教师”,优先晋级。学校里的曾子、公西华都是自己的学生,可人家早就花钱弄了个名额,倒是孔子,开始不以为热,如今年龄大了,错过了教坛新星的评选年龄。孔子想想就恼火,教坛新星都是些什么东西,我咋看他们都是不会教学的生手。
往下继续看,要电脑证,这下孔子抓狂了。四十好几的人,从没接触过电脑,这可咋办?招人替考不是咱的风格,办个假证,一旦查出来丢不起那个人。
孔子继续往下看,奥,要教学论文,孔子写的文章不老少,都在自己博客里。另外弟子编写的《论语》,教育部门不承认,说那是孔子弟子所著,与孔子无关。曾子摘录的还获了大奖。不过每年的教育论文孔子都是擦边,中的是三等奖,市区论文一等级,自己没戏。后来问问才知道,所谓获奖,都是提前打过招呼的。
再往下看,孔子的心拔凉拔凉的,原来孔子的教育思想都被别人提前命名了,什么“有教无类”,什么“温故知新”,什么“因才施教”,唉,孔子叹了一口气道:我评不上级,怨不得别人,这是作茧自缚呀。
当然孔子虽然在当地很有名气,孔子学生不偷不抢奉公守法的也不少,不过孔子如今也走下坡路了,升学率不高。孔子不喜欢让学生在题海里钻,看看人家的教室里的口号,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孔子难过的摇摇头,现在教育部门的这些官员都和学生有愁吗?
后来孙子出了一本兵法,孙子的玄孙孙膑也出了一部兵法,再加上给上面打了招呼,尽管没在第一线上,孙子玄孙都评上了“特级教师”,孔子一看,也想出本书,可是没有销路,眼看衣不蔽体,其他人都在学校享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孔子,一看不行,带着自己的徒弟,四处推销自己的书籍,周游列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