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草船借箭第一人


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文化三国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三国演义》上诸葛亮的故事家喻户晓,尤其是草船借箭,更是让人惊奇。好一个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居然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不过草船借箭的故事却是假的,历史上没有诸葛亮草船借箭,倒是有借箭的故事:
据《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可见,历史上的借箭,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发生的时间也不是在赤壁之战,而是在赤壁之战后第五年的濡须之战。
另外,还有比这更早的:话说袁绍等人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得到玉玺,要带着玉玺回江东,盟主袁绍嘱托刘表劫杀孙坚,孙坚手下大将黄祖领命。战役打响后,孙坚身先士卒,和长子孙策同坐一艘船,杀奔樊城。黄祖看到孙坚船队大举渡江而来,不敢出船迎战,只是命令弓箭手埋伏在江边。等到船只准备靠岸的时候,一声令下,乱箭俱发,阻敌于水面之上。孙坚要求所有人员不准乱动,全部伏在船上。同时呢,他担心船由于一侧中箭太多,致使船体发生倾斜时有倾翻的危险,命令战船不要靠岸,而是在岸边来回反复游走。让船的两侧都受箭。一连三天,如此数十次,船只变得象刺猬一样。
黄祖的军队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己方的战术凑效,孙坚的船队不敢靠岸,于是放箭放得更欢了。不成想,刘表的后勤工作做得很差劲,到第三天的时候,所有箭支全部放完了。看到岸上的箭雨已经变成了零散的放箭,这时候,孙坚命令兵士把每天从船上拔下的箭支搜集起来,好大一堆,共有十几万支。
这天,老天也来帮忙,刚好是顺风。孙坚命令所有兵士一齐放箭,顺风箭的威力自然是不同凡响,一通箭雨之下,黄祖的军队支持不住,只好退走。孙坚率军急速登岸,指挥程普、黄盖兵分两路,直取黄祖营地,几番撕杀,黄祖大败,弃樊城而走入邓城。孙坚命令黄盖守在江边看护船只,自己和孙策亲率大军追赶黄祖。把黄祖追得是弃却头盔、战马,混在步兵中才逃得一条性命。孙坚掩杀败军,一直到汉水,命黄盖将船只进泊汉江才罢休。孙坚巧用木船借箭,取得了这次胜利,不过到最后却被黄祖的部将吕公所误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