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语文分数增加,心里着实激动了一阵。对于国文,教育部似乎有了行动。不过改革后的语文考什么,先看现在的语文考什么?其一,基础知识积累,其二现代文阅读理解,其三文言文阅读理解,另外就是白话文作文。学了十多年,就是最后一张语文试卷,宣告语文成绩等同于这样苍白无力的分数。
现在的学生高中毕业后会干什么,能读懂多少文言文,能看懂多少繁体字,有几个能静下心来读报纸,有几个会写一手好毛笔字,有几个能下我们的象棋,还有我们的传统戏曲,我们的唐诗宋词,语文走向了死胡同。那些考高分的,除掉会做几个死题,会在书山题海里游弋,有几个会写一首像样的书信。据说好多学生追女孩子的情书都是靠下载完成的。
语文到底考什么,语文怎样学?
江湖以为要考语文,就要考大语文:
其一,要能写一点小诗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那个言简意赅,那个温柔敦厚,表情达意那样的婉转细致,千百年来都没有丢,只是到了现在,我们彻底完了玩,即使是文科班的学生,对于传统诗词,也不是很了解,这是不是郁闷。
其二,要能写点文言文。那些情景交融的山水小品文,那些壮怀激烈慷慨报国的抒情文字,那些表达中华民族激情向上的优美文章,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瑰宝,在试题上一定要多涉及多考试。当然要提倡学生写相应的文言文。
其三,要适应当前的社会现实,应该让高考学生理论联系现实,让学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切入时代的脉搏,融入时代的大潮。不能让学生在题海里迷失自我,只会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虫。中国历代有胆有识的政治家好多都是当年科举考试的急先锋,他们的应试文字一样让人赞不绝口,比如苏轼父子的,就曾让当时的大文学家欧阳修对梅尧臣道:后生可畏,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其四,要让学生对中国灿烂的文化大致了解。比如四书五经,比如唐诗宋词,而不是四大名著之类的几部小说而已。
其五,学生要能自己看懂一些简单的繁体字,不用注释学生能看懂一些传统的文化名著,会对一些古文加上句读。
其六,学校应该开设琴棋书画,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会自娱自乐。
心血来潮,说了这么多,可能会招致拍砖的声音。不过现在的语文教学的确让人心灰意冷,学生不用学,只要注意固定的格式,注意书写,想要考差也很难。假如关注大语文,学生想考出好的语文成绩,不花功夫还真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