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十一”不上课,时间空闲了。没钱出去旅游,这么好的天气,不如到乡下走走。不管怎么说亳州还是三朝古都,去乡下看看如何。到底是秋天了,虽然天还是那么热,但那是上午。早上和晚上的时候,凉风习习的,穿上汗衣短裤,还是有些凉丝丝的感觉。
一出门就知道自己错了,正值大忙季节,处处在抢收豆子玉米的,一派繁忙的景象。有人在官道上,摆满了豆秸,也有人把玉米棒子拉到大路上,这样的天气里,官家便宜不占白不占。因为这几天没有下雨,打工的人也都从遥远的外乡回来,拉家带口的,希望能在这样的天气里快速的处理掉,然后在忙着到异乡的都市再赚一笔。
泥土飞扬,那是拖拉机忙碌的身影;泥土飞扬,那是收割机在紧追慢赶的抢时间。虽然是泥土飞扬,庄户人家很少有捂住鼻子的,他们头顶着一方毛巾,乐呵呵的往车子上送东西。这里是亳州的东北,隶属于颜集。据乡里的老农说这些村子错落有致,当年还曾闹过不少误会,因为他就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早年路东有个庄子叫段庄,本来就是老子的后人,老子的后人有个叫段干木的。人口很密集,后来又逃难过来一批人,以烧窑为生,起名就叫窑庄。窑庄挖土烧窑,渐渐地段庄的人口就少了,不知何故许多年轻力壮的也死了不少。段庄的人一见这可如何是好,于是就请风水先生来算算。风水先生说:你们这里是中了窑庄的晦气,你想想他们是窑庄,你们姓段,早晚你们姓段的会葬送在他们手里,因为什么样的窑,都能把你们烧断。段庄人一听,非常着急。风水先生想要破破也很容易,就在窑庄南北,开两个水塘,起名叫前后湖。你想想烧窑的,怕什么,怕水呀。你们前后湖一浇,窑庄肯定受不了,而你们再也无生命之忧。后来,段庄的人果然就按照风水先生指点的,一个庄弄成了两个,果然再也没有死人的现象,而窑庄也失去了当初的应有的规模。
听过以后,我哑然失笑,那老农见我不相信,继续说这是大家都知道,老辈传。我笑笑了,继续骑车向南走,这是泥店,和我的学校张店中学不远。这里到有一则民间故事,这不,一个赶车的大爷给我絮叨了起来。据说泥店原先不叫泥店,而是叫“迷王店”。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汉室后裔刘秀为了复兴汉室,率领人马抗争。在一次战斗中刘秀败北,王莽趁机带领追兵追赶刘秀。刘秀被追得只剩下孤身一人,来到了泥店这个地方,人困马乏。可是在这个地方他却迷了路,马实在是走不动了,刘秀就想找个喝水的地方。他四下望了望,发现附近有一口井,怎么取水喝呢?刘秀叹了口气说:“难道天该灭我吗?这井能歪一歪,救我刘秀吗?”说来也怪,一会儿,这口井果真慢慢的向一边歪了,刘秀欣喜若狂,慌忙牵着马走向井底,喝到了甘甜可口的井水。刚刚喝完水,后面的追兵又到了,见逃跑已来不及了,于是刘秀连人带马躲进了附近的一座破庙内,但破庙内都是沾满灰尘的蜘蛛网,并无藏身之处,刘秀叹了口气说:“蜘蛛啊,你们能把这屋子的门窗给织上网就好了!”说来也怪,一会儿便有成群结队的蜘蛛爬出来在门窗上来来回回的织起网来。很快,门窗被蜘蛛织严了。追兵把整个这一带搜了个遍,也没找到刘秀,于是来到这座破庙,正要冲进刘秀躲藏的屋子时,为首的说:“你们没有看到门窗上都是蜘蛛网吗?连蚊蝇也难飞进,何况刘秀一个大活人!里面一定没人,不要浪费时间了,走!”就这样,刘秀保住了性命。追兵远去之后,刘秀就牵着他的马,从庙内出来,打听他的部队的下落,问清之后又踏上了征途,去完成他的帝王之业。后来刘秀成为一代帝王。这个地方也因刘秀在此迷了路而叫“迷王店”。但是,由于泥店这个地方的“泥”与其它地方的“泥”确实不同,只要一下雨,人脚上的泥一甩,便像一个个小泥弹子。外地的人来到这里都说:“什么迷王店,都是‘泥弹子’。”由于“泥弹子”中的“弹”与“泥店”中的“店”读音相近,人们渐渐的就把“迷王店”叫成了“泥店”。
真的假的,我仍然半信半疑。
千真万确,东北有五马,当年叫卧马沟,是王莽赶刘秀,刘秀人困马乏的地方。
恩,这道有点靠谱,当年曹操父子曾在此处吟诗作赋,说起古香古色的民间文化,有些倒值得一考。我不是考古学家,不过亳州的风土民情确实有独到之处,没事的时候,下去转转,的确有很好的收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