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清的苏州河,摇来一支橹。撑船的是一个江南的小女孩,透着南方人特有的精明。看得见水是如此的清澈,连同岸边的垂柳一样摇曳多姿。心里不禁欢畅起来,觉得人生本也如此,有明媚如许的春光,不能白白地虚度。
那女子上的岸来,修长乌黑的头发向后甩去,一身的利索劲儿。因为第一次来苏州,不知何处风景最佳。她用手点指附近的寒山寺,说要是修身养性的人来到苏州,为何不去看看这天下著名的寺院。一路吟咏着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时就走到了寒山寺附近。据传唐代高僧寒山自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贞观年间改名为寒山寺,成为吴中名刹。它原名“妙利普明塔院”,什么意思,女孩却答不上来。我们也不知道,一路猜测着。
果然是一座千古名刹,又有很多名人的佳作,与我却没有兴致。却想起姑娘给我讲的故事来:相传唐朝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长大后拾得恋上一个很清秀的小女生,没有想到家人却把她许给了寒山。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十多天过去了,拾得不见寒山的踪影,感到很奇怪,便来到寒山的门前,却见寒山曾经留给自己的一封信,上面要自己和那女子百年好合,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几经周转,终于找到了寒山,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此时二人早已心无杂念,一心向佛。据姑娘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并说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听了这个故事,我没有表现出对寒山与拾得的高尚风骨所感动,便问故事中的姑娘在何处,这青山秀水之间,这美丽的姑苏河畔,居然淹没了一位姑娘的真性情。寒山与拾得,看起来都不是姑娘的真爱,或者没有真心把爱献给姑娘,否则,这清静的山水无论是谁,都可以与姑娘相濡以沫。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青灯古佛的黄庭卷,能有人间的男耕女织来的快活吗?
出的寺院,顺手捋起一枚青叶,感慨道:我不是大师,自然无法晓得大师的心境,不过大师怎能无视在那僻静的农村院落里,有一双焦灼期待的双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