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衙内是水浒里的一个人物,其实他不是高俅的儿子,而是高俅的叔伯兄弟。因为高俅发了迹,便索性过来给高俅当干儿子。不过自从给高俅当上儿子以后,这小子就发达了,家里有数不完的银子,不过因为其小就不学好,因此想要有所出息也不太可能。
和高俅相比,高衙内有明显的差距:
其一,不具备高俅见风使舵的性格。高俅能发迹,多半是长期磨练的结果,当年在东京城因为到处碰壁,遭人闲话,并且父子还脱离了关系,谁都知道高二是个不学无术的混球,谁愿意跟他混在一起,回家肯定是一顿胖揍。
其二,没有高俅有拿得出手的才艺。高俅能发迹,那是因为球技不错,书中写道:那端王且不理玉玩器下落,却先问高俅道:“你原来会踢气球?你唤做甚么?”高俅叉手跪覆道:“小的叫高俅,胡乱踢得几脚。”端王道:“好,你便下场来踢一回耍。”高俅拜道:“小的是何等样人,敢与恩王下脚!”端王道:“这是齐云社,名为天下圆,但何伤。”高俅再拜道:“怎敢。”三回五次告辞,端王定要他,高俅只得叩头谢罪,解膝下场。才几脚,端王喝采,高俅只得把平生本事都使出来奉承端王,那身分,模样,这气球一似鳔胶黏在身上的!端王大喜,那肯放高俅回府去,就留在宫中过了一夜.而后端王发迹,高俅果然飞黄腾达。
其三,高俅不仅球技甚佳,而且其他的功课也不差。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虽然人品不好,可是表面上看不出来。
那衙内会写什么本领,书中也有交代:那厮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看可见如此肮脏泼才,和他老子的确不能相提并论。
不过水浒里写了高衙内逼得林冲落草,逼得林娘子自杀以后,高衙内却不知去向,一般认为由于受到高太尉的保护,在家安享太平,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高衙内是个活生生的人,不是畜生,如何能在家安分守己。这样的人最后能悄无声息,用鲁迅先生写的孔乙己话的结尾部分:大约的确死了。
历来编水浒的导演,总会给高衙内一个漂亮的结尾:
比如老板水浒高衙内被一群泼皮无赖给阉了,从此再也当不成男人了;《水浒传英雄本色》中高衙内直接被林冲劈成了两半;而新版水浒则被鲁智深骗至菜园子火烧死了。当然为高衙内出谋划策的陆虞侯最后也难逃一死。
那么为什么老百姓如此反感高衙内及其帮凶,为何要如此救助高衙内不放:
其一,他挑战了大多数人的心理感应。人都是人生父母养的,也都会有妻儿老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衙内能如此张狂,多半是其父母没有好好的教育的结果,既然当官的不去惩办,自然恶人自有恶人磨。
其二,公众最厌恶的,就是为官不仁和为富不仁者。懂得此道,能把高衙内之流绳之以法自然会拍手称快。对比宋朝有很多讴歌包拯的戏曲,比如《铡国舅》《铡包勉》,公众自然需要能有一个能主持正义的政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