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对于余秋雨的文章和人品,网上频频有人非议。我是一个不太关注八卦的人,然而对于秋雨先生的文章却一直很佩服,尤其是他的《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总以为他的文采和到的一样高深。后来知道他是一个离婚的男子,并且续娶的夫人还是赫赫有名的黄梅戏名角马兰,更觉得余秋雨的确很有正能量,要不精明的马兰为何要把自己的终身幸福托付给余秋雨先生。
看了很多人的文章,都说马兰和余秋雨已经离婚了,并且还引用余秋雨先生的前妻李红女士的话,说余秋雨是个道貌岸然的小人和伪君子,无独有偶,看了一篇署名马兰的文章,最后结尾说:若有下辈子,还会嫁给他。看来文人的恋情和婚姻时时牵动粉丝的心。一时间点击量数以万计。
其实马兰和余秋雨到底如何,作为局外人我们完全不知晓,也没有道理去知晓。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只是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局外人又为何知道的如此详细,难道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做户籍警,把别人的隐私一一揭露出来。
喜欢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里面有几句话以为很好,拿来与诸君共勉: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还有这几句: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可惜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传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是苏东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虽然不觉得余秋雨是个大师级的文学大家,但是一味的对着别人捕风捉影的评判总是不太好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