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车,导游让我们就地休息一下,谁是准备好了,就可以登山了,并且嘱咐我们不要去攀登没有开发的地方,以防不测。我们笑了,我们又不是小孩子,哪还能如此。
出发了,随着导游的一声招呼,大家开始行动起来。站在王莽岭跟前,导游给我们介绍了王莽岭的来历。相传在西汉末年,西汉太后王政君的侄子是个出众的人,在他执政期间,锐意改革,采取了许多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由于功劳过大,刘姓天子不成器,再加上当时老百姓的拥戴,王莽被推举为新朝天子。王莽被推举为天子,自然遭到了很多刘姓王族的反对,这时候南阳人刘秀等人趁着天下大乱纷纷起兵,王莽自然带兵围剿,从中原地带一直赶到太行山脉,后来刘秀纵身从悬崖下跳过,王莽的士兵以为大功告成,就打道回府,哪知刘秀却没有死,后来在刘秀北渡黄河在河北藁城千秋亭称帝,刘秀就是汉光武帝。导游说尽管王莽在那次战斗中打仗打输了,可是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曾经立下的功劳,变成这座当年追赶刘秀的山脉,为王莽岭。而当年刘秀跳悬崖的地点,也有就在前边,名叫刘秀跳。

我听了以后,不由暗笑,有人用胳膊肘倒我,说的不对,我笑笑,对对,可是不能让教历史的听,和正史上有出入。那人道:你这人别矫情,这本来就是民间传说,当不得考证。
正在思索的时候,早见导游领着人下了山,我也一路小跑,跑这么快,看着脚底下。那是自然,这是什么所在?
好在大家走得都不算快,沿途大多数是松柏,导游说:这是当年的老县委书记的杰作,没有他的封山造林,如今这里可能还是光秃秃的一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吗。
顺着石阶向下,路过了刀砍文,来到了一处所在,导游问我们此处像什么?但见石头纹理疏密,有的断裂开来,宛如一页页的书,导游兴致颇高,说这里就是石库天书,相传王莽在此安营扎寨时,与刘秀作战屡屡失利,上天念其推行改革用心良苦,就派三个神仙给他送来兵书。一夜刘秀军趁大雨前来偷袭,王莽将士怕兵书被抢或被雨淋,便压在石头下面。这一夜大雨滂沱、雷电交加、血雨腥风、鬼哭神惊,战后一看,那些兵书逍无踪影,幻化成了一片片书形石头。王莽仰面长叹:天灭我也!三个神仙留恋美景,化为三猩峰长留下来。其实石库天书为王莽岭上一种特殊的石体构造。它是46亿年前下古生代沉积的碳酸岩(白云岩),由于化学成份差异,溶蚀快慢程度不同,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就单体来看,几米、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石峰,外表看似层层迭迭的薄板组成,酷似书本,群众俗称“千层岩”。这种石峰往往几十尊连成一片,形成峰林,即为“石库天书”。
我们笑笑,当然知道这是牵强附会,其实这里往往大多时候人根据石头的样子编写而已,当时即使有书,王莽也看不懂,毕竟造纸术还没有发明出来,书更不可能有印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