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里,刘备第一次出场,并不见佳。完全是一个屌丝男的形象,你看要权利没权利,要地位没地位,甚至在学校里也不喜欢读书,而且喜欢声色犬马,完全是一个颓废落难公子的形象。
刘备有很多不利因素:
其一,父亲早逝,刘备缺乏依靠。刘备不喜欢读书,可能早期与缺乏父亲教育有关。
其次,家里穷。年轻的刘备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个个体户,靠编织草鞋草帽之类谋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备小时后就对这项工作很熟悉,因此经常在大街上叫卖。
其三,刘备没有兄弟帮衬。刘备父亲死得早,又没有兄弟,家里度日艰难,这样的日子想要崛起,可以想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刘备身上又和普通的男孩子不同,在他身上,体现了刘备卓尔不群的性格:
其一,刘备是大汉皇亲。刘备一直宣称自己是汉高祖刘备的后人,进一步说自己是孝景帝的玄孙,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表明自己还有希望东山再起的那一天。其实中山靖王的子孙那么多,谁知道真的假的,刘备此举无疑表明,自己和其他人不同。
其次,刘备有远大的理想、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小时候的刘备曾和孩子们在家里的大桑树下玩耍,指着大桑树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这其实不是一句玩笑话,和刘邦当年看见秦始皇说过的“大丈夫应当如此”一个道理,表明在刘备心目中,早就有改变自己现状的雄心。
其三,刘备尽管没有兄弟,但是叔父是个善解人意的好人,不仅资助他完成学业,而且还对他的那句“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感兴趣,认为他是个奇人,不过不要他过于声张,说此语有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这样,屌丝男刘备想要改变自己的面貌,一定要经过几个机会,来彻底打一个翻身仗:
其一,和平年代里,如果按照正常次序走,别说当个天子,就是当个县长或一镇诸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谁给自己去提供机会。
其二,即使遇到战乱年代,自己没有兄弟帮衬,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战场上谁能与自己同心协力。
其三,自己本人还缺吃少穿,真的遇见乱世,谁为自己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
不过,吉人自有天相,向刘备这样胸怀大志的人,上天不会让他一个人傻傻的等待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如疾风暴雨般的来到,而刘备及时捕捉到信息,开始站在时代的至高点,发出了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