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对你的心思你懂吗?
教了大半辈子的学,突然觉得自己不会教学生了。总感觉到自己的心离孩子太远,总感到自己的心太脆弱,经受不住打击。
学生是什么,那就是自己的孩子。总是这样告诫,对自己孩子怎么样,对学生就怎么样。但孩子说我对自己的学生好过对待她。
真的如此吗,大概也许是吧。往往对自己的孩子不够耐心细致,而总觉得这些问题孩子应该掌握,如果他还不会总是非常懊恼,以致对自己的孩子往往冷眼相视。而对学生,觉得自己只是个服务对象,现在这个社会,如果谁要能发现老师有点什么事,那就是爆炸性新闻,谁都可以当茶余饭后的笑话笑一阵子,而老师内心的辛苦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出来的。尤其是毕业班的老师更是如此。
早晨,他要比学生起得更早,监督那些懒睡的同学,当然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是和颜悦色,讲究点艺术,而对自己的孩子可能就有点武断,拿出点家长的架子,我一定让你怎么着,你不能怎么做。
学生很累,孩子很累,家长很累,老师也很累。身为毕业班的老师更累。他不知道怎样休息,他不知道自己如何调节怎样的生物钟,每天从楼下到楼上,看着自己的学生,尽管很辛苦,可他总是一点也不抱怨。
更多的时候他总是挤出时间找学生聊天,学问一下饮食情况如何,学习还能否适应,今后该改进的工作的是什么。
他有时候也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自己孩子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他知道自己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孩子只是自己的家庭成员,她的问题属于她的老师。他努力做的只是尽力去配合他的老师,当然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出孩子的不足,更好的去完善孩子的学业。
一年又一年,每年都有很多学有所成的孩子打来电话,向他表示感谢,只是他自己很惶恐,如果自己孩子没有培养出来怎么办?一个所谓的教育专家这样说:把别人的孩子培养出来的专家,但忽视自己孩子的教育工作者是不称职的,甚至是不合格的。
不过以他自己多年的理解,什么是学有所成,什么是人才,自己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学,而她能在别的工作岗位上崭露头角,照样是一等一的人才。不过家乡人的观念还是有点怪异,考上大学,当个公务员,吃香的喝辣的才算是人才,否则,废物点心一个。
不过他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只要自己孩子努力,即使考不上大学,也是个人才,只要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挣饭吃,不偷不抢,这比什么都光荣。所谓成才,不也就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