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院落黄昏

(2012-06-10 13:01:40)
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

江湖

文化

校园

分类: 江湖时事点评

院落黄昏

院落黄昏

    承蒙年轻的诗人竹枝因女士相邀,要我对《院落黄昏》进行点评,老实说与我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竹枝因的诗歌清新洒脱自然,总有一种脱俗的美,不过每首诗演绎的自然不同,现在拿起这首诗,认真的细看:
    想我日渐消瘦的家园
    一个月亮的高度,一张被反复使用的脸
   沉默的台词,露出星光
   那些经由葵花相思陷进去的故事 
   在荒诞里发酵
   一只狗卧于黄昏的缎面
   如远逝的事物,注视黑夜
   我从侧面看你,仿佛看到年轻的母亲
   见你神情安静 
   柔美的手抡起发亮的光线 
   把沉重的祷告挂在树上 
   月色疾行如水
   一对分裂的背影,两车纺线
   知呀,知呀,缠绕着某种痛感
    每晚都有洁白的梨花飘落
   还魂的祖先在灯光里浮现
  我坚信,诗歌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靠的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靠的是一种灵感。好多东西不是学的,而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品出来的,就像李白作诗,同时代和李白一样渊博的人有好多,但是真正被后人频频称道的大师级的人物却并不多,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燕山雪花大如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取乎天然,只用白描,让人惊叹。
    竹枝因似乎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歌者,对生活反复的打磨,且看开首就是一句“想我日渐消瘦的家园”,不说我想,而说想我的,反客为主。日渐消瘦,归乡似箭,盼乡情更怯,家园此刻变得楚楚而生动。有了这一句,便很自然到如下文:“一个月亮的高度,一张被反复使用的脸,沉默的台词,露出星光,那些经由葵花相思陷进去的故事,在荒诞里发酵……”深邃的思想便在词语间凸显,月亮升上来了,那张反复思念的面容憔悴,沉默的语言在心底闪出光亮,当年演绎出来的故事,说着那些往事。看似简单的落笔,一切都与家乡有关,发酵的记忆也是满纸的思绪。
    “一只狗卧于黄昏的缎面,如远逝的事物,注视黑夜”狗是平安之夜的守护者,在女人脚下,狗似乎在安睡,或者倾听者,活着注视着,与女人相依为命。
  “我从侧面看你,仿佛看到年轻的母亲,见你神情安静,柔美的手抡起发亮的光线,把沉重的祷告挂在树上。”这形象似曾相识,也像我的母亲,安静的神态,光亮的纺线,不紧不慢的速度,一声声都是那么轻忽,仿佛不想打破夜的宁静,只是心底那份眷恋很沉重,似乎纺线很细,无力承担。但是这寥寥数语,写出了女人的表面上的安静,内心里对亲人的焦思,这其实是很中国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月色疾行如水,一对分裂的背影,两车纺线。知呀,知呀,缠绕着某种痛感。每晚都有洁白的梨花飘落,还魂的祖先在灯光里浮现 ”久违的纺线,在我心中蔓延,在月色中上下起舞,编织着那段飘飘然流动的美。宛若梨花,片片飘落,照亮回家的路。
    读完竹枝因的诗作,竟然有种流泪的感觉,淡淡思乡的情愫,呈现在纸上,对我这样一个不经常出门的人也有这样一个感觉,何况漂泊在外的游子。另外诗作比较厚重,尤其是近乎白描的手法让自己那种思乡之情很温柔的呈现出来……写到此处,江湖情不自禁的唱和道:

    年轮在岁月里丰满

    故乡在思绪中反复增添

    不再明亮的灯光  流淌着泪滴

    我在那间小木屋里沉沉睡去

    狗在父亲脚下安卧

    母亲轻轻摇动着纺车

    把一份痛苦和两片思念

    慢慢地切入纺线

    静静的院落里

    飘来谁家吹奏的笛声

 

 
竹枝因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