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戴宗被吴用等人请进梁山,吴用拿着蔡九知府给父亲蔡京的书信,暗自思忖,于是便向晁盖说:不如让人伪造一封家信,迷惑蔡九那厮。晁盖便说:好却是好,只是无人会写蔡京笔迹。吴用道:这个好办,蔡京的字体极易模仿。
原来蔡九的父亲蔡京不仅是当朝权相,还是著名的大书法家,所谓“苏黄米蔡”即是如此。尽管水浒里蔡京的名声很臭,可是蔡京早年却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的铁杆粉丝,应该说是个很正派的文人,而且深厚王安石的器重。
宋朝时候,朝廷积弱积贫,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变法顺利推行,青苗法、慕役法、方田军税法等一一面世,解决了北宋面临的种种危机。新法推行后,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政府收入有所增加;促进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而蔡京一直以新法的拥护者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宋神宗一直以锐意进取著称,只是他的身体并不太好。在位期间,尽管试图改变大宋朝的状貌,可是却无力回天。宋神宗积劳成疾,三十六岁就去世了。宋神宗死后,儿子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1086年,保守党司马光出任宰相,尽复旧人旧法,对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这个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自然成了被打击的主要对象。史书上说,司马光秉政,复差役法,为期五日,迫蔡京等完成。“京独如约,悉改畿县差役,无一违者。诣政事堂,白光,光喜曰:‘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已而,台谏言京挟邪坏法,出知成德军……”由于高太后临朝听政,对变法者大打出手,使北宋政权又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而蔡京也从朝廷走向地方,历知瀛州,扬州、郓州、永兴军、成都府。和昔日的京官无法相比。
不过这种情况没有持续下去,很多人都意识到想要改变大宋朝的形象,必须变法。小皇帝也不例外。八年后,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蔡京被召回,担任户部尚书。《重刊兴化府志》说:“章惇复变役法,置司讲议,久不决”。蔡京见状,主动上前积极配合,帮章解决问题。“京谓惇曰:‘取熙宁成法施行之,尔何以讲为??然之,雇役遂定。差雇两法。十年间,京再莅其事,成于反掌,两人相依以济”。这一记载说明,蔡京对王安石十分敬仰,对他的新法很有研究。1086年,王安石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去世;八年后,蔡京还继续宣传和介绍王安石新法,使王安石的遗志有人继承。
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假如遇到在政治上想有作为的皇帝,本来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可是宋哲宗却仅仅活了24岁,就病逝。不久,帝位传给了弟弟十一王子端王宋徽宗,而宋徽宗又是一个只喜欢饮酒享乐的皇帝,即位之初,就把搞变法的人物,全部贬官,大大提升了反对变法的人士。此时所谓变法已经完全变成了党人倾轧的工具,因为徽宗皇帝爱好书法与绘画,不久蔡京投其所好,取江浙花石进呈,后来,规模越来越大,他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索求奇花异石等物,运往东京开封。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从江南到开封,沿淮﹑汴而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故称花石纲。水浒中,杨志失陷花石纲其实与蔡京有关。当然经过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的政治洗礼,蔡京早已蜕化,变得人品猥琐,贪赃枉法,一心媚上。
不过,蔡京蔡京的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他的书法,跻身于北宋米、蔡、苏、黄四大家之中。蔡京书法颇妙。初师蔡襄,徐季海,不久弃之,改学沈传师,又厌弃,改学欧阳询,又改学“二王”,博采诸家众长,自成一体。其书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独具风格,为海内所崇尚。不过后来旧党主政,一直把蔡京的书法排除在外,并且变成了苏黄米蔡,而且蔡京的名字也被名不见经传的蔡襄所代替。

蔡京的墨宝
蔡京是宋朝的大奸臣,曾列为“六贼”之首,不过他也做过好事。蔡京在任杭州钱塘县尉的时候,故乡莆田县木兰陂未筑之前,溪海之水,淡咸不分。滔滔海潮溯溪而上,溪水无栏无蓄,遇洪则泛,海潮上涌横流,遍地皆咸,这里“只生蒲草,不长禾苗”。无论旱涝都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蔡京奏请在莆南修陂,而此举也得到了朝廷和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木兰陂建成以后对莆田的农业生产发展,起着巨大的根本的作用,而蔡京当年的奏议也为家乡人所称道。蔡京虽为六贼,结局并不太好,晚年流放江湖,死于潭州,蔡京在当时一直以奸臣名世,当然水浒上他的家眷无不是大昏官、大贪官,梁中书是他女婿,蔡九知府是他小儿子,尽管是个糊涂蛋,可是鱼肉乡民却不遗余力。不知何故,蔡京死后三十五年,却与名将岳飞一同被皇帝当做冤案平反。
欢迎朋友们关注江湖的长篇小说《曹操传》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92409.html
评论集《江湖客笑谈三国》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94207.html
《油炸水浒》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9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