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李治亚水浒江湖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水浒卷 |
酒店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中国人喜欢饮酒,而且酒确实能让文人的诗词增色不少,那个李白不就是因为美酒赋诗而名扬天下吗。水浒里,也有很多酒店,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不管是城市和乡间的,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吸引着当时的来来往往的行人。
比较有特色,可以举出三类。
第一类,上档次的,可能是五星级的,比如宋江和柴进在元宵节前后去京城汴京找李师师打通关节的酒楼,据说是当时东京城最好的酒店,类似于现在的天上人间。皇帝最为宠幸的人间极品李师师也正是此地的花魁。却说宋江等正打从樊楼前过,听得楼上笙簧聒耳,鼓乐喧天,灯火迎眸,游人似蚁。宋江、柴地也上樊楼,寻个阁子坐下,取些酒食肴馔,也在楼上赏灯饮酒。
好楼、好酒,面对着美人李师师,宋江陡然诗兴大发: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这个地方就是樊楼,后来叫做矾楼,宣和年间改称丰乐楼,此楼相当气派。
第二类,名人题字型的。宋江饮酒题反诗的浔阳楼,据说是名人苏东坡书写。却说宋江信步再出城外来。看见那一派江景非常,观之不足。正行到一座酒楼前过。仰面看时,傍边坚着一根望竿,悬挂着一个青布酒幌子,上写道:“浔阳江正库”,雕檐外一面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宋江看了,便道:“我在郓城县时,只听得说江州好座浔阳楼,原来却在这里。我虽独自一个在此,不可错过。何不且上楼去,自己看玩一遭。”宋江来到楼前看时,只见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写道:“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宋江便上楼来,去靠江占一座阁子里坐了。凭阑举目看时,端的好座酒楼。正因为如此,醉酒后的宋江才诗兴大发,当然引出了一场大祸。
第三类,乡间小酒馆,别具一格型。比如武松醉打蒋门神其间快活林周围的小酒店,书上说此间正是七月间天气,炎暑未消,金风乍起。两个解开衣襟,又行少是一里多路,来到一处,不村不郭,却早又望见一个酒旗儿高挑出在树林里。来到林木丛中看时,却是一座卖村醪小酒店。虽说是乡间酒店,却也别具风格。再别如快活林是集镇上的酒店,却也酒旗上书写四个大字:河阳风月。两把销金旗上各写了五个金子: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尽管酒店大小不同,但是各有特色,或者高雅时尚或者平淡朴实,都反映了当时的不一样的文化气息。具体说来,当时的酒店有一下特点:
其一,文化气息浓厚,尽管档次不一,但是各具特色。大酒店文化气息很浓,小酒店别有乡村气息。
其二,环境优美。有的地处闹市区,有的在偏僻乡间角落。大的有大的排场,小的有小的幽雅。
其三,先吃饭后付款,结账总在酒宴结束之后。所以才有杨志吃过饭之后,不给钱,遭到很多人的围攻,最后巧遇操刀规曹正。
其四,服务态度上乘。不管是高级酒店,还是乡村小酒店,都时刻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尽管没有顾客至上的招牌,可是武松醉酒后店小二的劝告,总让人感动。
其五,酒香纯正,没有多余的广告用语。无论是什么酒店,总没有太多的废话,没有虚假的食品,酒无论是那个酒厂酿造的,主人总对你说,到底情况怎么样。即使是村酒,也让著名的饮酒人物武松赞不绝口。
其六,酒店的招牌恰如其分,没有过度的吹嘘。不像现在不大的酒店,也美其名曰:繁华世家大酒店,皇帝大酒楼,凤舞山庄大酒店。水浒里的酒店名声很响亮,有的尽管说明了自己的特色,比如三碗不过岗,还有的浓浓的诗情画意,比如浔阳楼,还有的像快活林这个字号,叫河阳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