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唐僧心动的女妖


标签:
李治亚江湖文章连载江湖文章休闲文化 |
分类: 江湖教学随笔卷二 |
唐僧这个人可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他的修为那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很少有女孩子能打动他的心,即使倾国如西凉女王,也很难让长老动了凡心。不过倒是一个靓丽的女妖,让长老心志大乱,差一点成了女子的俘虏。这个女妖是谁,江湖给你说道说道。
这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杏仙。
却说那长老从荆棘岭出发,继续和徒弟们西去。不想来到一个所在,但见一座烟霞石屋前,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好不清爽。
月下,四个老者正在谈诗布道,一个叫孤直公,一个叫凌空子,一个名唤拂云叟,一个是劲节十八公,都是举止潇洒,风度翩翩的老者。慨然有神仙之风。唐僧见了,大喜。三藏称谢道:“四位仙翁,俱享高寿,但劲节翁又千岁余矣。高年得道,丰采清奇,得非汉时之四皓乎?”于是,相互之间谈诗雅和,不觉忘情。
众人见唐僧出语不凡,便让唐长老弘扬佛法,于是唐僧慢慢的吟道:“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槃。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众人照例称颂一番,又给唐长老端上了上等的美味佳肴,此时唐长老早已把高徒们抛掷脑后。
于是众人又簇拥着唐长老到木仙庵小坐。此时,风情云静,景色清幽,不觉心醉。随口吟道:“禅心似月迥无尘。”
正话间,只见石屋之外,有两个青衣女童,挑一对绛纱灯笼,后引着一个仙女。那仙女拈着一枝杏花,笑吟吟进门相见。
那仙女怎生模样?他生得: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下衬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上穿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弓鞋弯凤嘴,绫袜锦绣泥。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姬。四老欠身问道:“杏仙何来?”那女子对众道了万福道:“知有佳客在此赓酬,特来相访,敢求一见。”十八公指着唐僧道:“佳客在此,何劳求见!”三藏躬身,不敢言语。那女子叫:“快献茶来。”又有两个黄衣女童,捧一个红漆丹盘,盘内有六个细磁茶盂,盂内设几品异果,横担着匙儿,提一把白铁嵌黄铜的茶壶,壶内香茶喷鼻。斟了茶,那女子微露春葱,捧磁盂先奉三藏,次奉四老,然后一盏,自取而陪。佳境、佳景、佳人,唐长老可能心神摇曳。停了片刻,那女子道:“妾身不才,不当献丑。但聆此佳句,似不可虚也,勉强将后诗奉和一律如何?”遂朗吟道:“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四老闻诗,人人称贺,都道:“清雅脱尘,句内包含春意。好个雨润红姿娇且嫩,雨润红姿娇且嫩!”那女子笑而悄答道:“惶恐!惶恐!适闻圣僧之章,诚然锦心绣口,如不吝珠玉,赐教一阕如何?”唐僧不敢答应。那女子复有重启朱唇,便要与长老行春宵一刻之举。长老惶恐,此时方知要高徒弟救命。不过,一时对众人充满了恐惧和谩骂。高叫道:“汝等皆是一类邪物,这般诱我!当时只以砥砺之言,谈玄谈道可也,如今怎么以美人局来骗害贫僧!是何道理!”
色厉内荏,动情的人都会以此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惊慌失措。那么,唐长老为何会动心,江湖以为:
第一,杏仙居室幽雅。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唐长老是得到的高僧,一些粗俗的脂粉,何以能吸引唐长老的眼球,倒是淡扫蛾眉居室清幽的女子能博得长老的垂青。
第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木仙庵的人物都是谈吐风雅的高士。自然杏仙也非一般人物可比。
第三,擅长诗词歌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杏仙是一个有点学问的女孩子,但是又不过于卖弄。
第四,杏仙长相可人。又不喜欢浓妆艳抹,自然骨子里透出一股清秀。
所以,唐僧对于杏仙确实是不能忘情,最后尽管经过行者的解释:“十八公乃松树,孤直公乃柏树,凌空子乃桧树,拂云叟乃竹竿,赤身鬼乃枫树,杏仙即杏树,女童即丹桂、腊梅也。”八戒闻言,不论好歹,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把两颗腊梅、丹桂、老杏、枫杨俱挥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鲜血淋漓。三藏仍然近前扯住道:“悟能,不可伤了他!他虽成了气候,却不曾伤我,我等找路去罢。”行者道:“师父不可惜他,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那呆子索性一顿钯,将松柏桧竹一齐皆筑倒,却才请师父上马,顺大路一齐西行。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