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曹跳上战马,带着自己的弟兄曹仁曹洪夏侯惇等人开始出发了。此刻,因为资历尚浅,便充当了大将皇甫嵩的副将。
对手很强悍,黄巾军打仗不讲究什么战法,一色的黄巾勒住额头,披散着长发,口里念这似乎自己也不懂的咒语,大概都是那位张角大师传授的,张牙舞爪,一霎时,似乎成了不怕死的勇士,疯狂地向官兵扑去。尽管皇甫嵩很有军事才略,可是一看到这个阵势,不免也有些害怕,敌人太多了。皇甫嵩抵挡不住,想着撤退。皇甫嵩说:敌人太多,而且不讲究章法,我的意思,咱们不如暂且退一下,保存实力。曹操看了一眼这位赫赫有名的将军,捋着自己的短须道:那倒不必,敌人虽然很狂,可是不知道变通。常言说道,将不在多在于勇,并不在多在于精,不如看看对方如何扎营的,再做定夺。
皇甫嵩很恼,心里想:你才是个刚出道的娃娃,你懂得什么打仗。
可是又转念一想,也很有道理。于是带着曹操和几个随从,连夜观察了敌军,敌人睡得很死,因为对方大部分是农民,总是白天精神很足,晚上总是喜欢犯困,而且用了很多干草和秸秆做营帐,营长后面是一大片的芦苇滩,此刻芦苇干枯。
皇甫嵩明白,笑着拍了拍曹操的肩头,说:你很有本事,我知道你的办法了,用火攻,是不是?
曹操点头称是。
这一夜恰好刮起了大风,皇甫嵩便派出了得力的将士,深入对方的营寨,然后投了火把,自己在营寨,和曹操等带领军士来攻,敌人从梦中惊醒,一看漫山遍野都是火海,一时间惊慌失措,逃的逃,投降的投降,还有的葬身火海,哭爹喊娘声不绝于耳。一时间敌人死伤大半。
天亮的时候,皇甫嵩等大获全胜,敌人向颍和北岸跑去。此时,黄巾敌人背后闪出一将,膀大腰圆,甚是威武,定睛一看,正式西凉刺史董卓。
董卓这个人年轻时也是很厉害的角色,而且带兵有一套,据说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不过对士兵未免太放纵。这些曹操是知道的,不过只要是打黄巾的,曹操就高兴,本来嘛,都是朝廷的大臣。
不过董卓似乎不太在意曹操,对他来说,皇甫嵩才是他要找的人,当他从曹操眼前走的时候,似乎带着无端的傲慢。
董卓便对皇甫嵩说:张角死了,群龙无首,对方自然是乌合之众。卢植大人因为平贼有功,进京受赏,不料却遭到太监的刁难,因为卢大人没有钱贿赂十常侍,太监们心上不满,卢大人尽管有大功,却被迫被押到京城受审。
皇甫嵩一时感到兔死狐悲,看着身边的曹操,道:这就是我们赤心报国的下场,多好的忠臣被这几个死太监……
不知怎的,他突然说不下去了,因为他觉得曹操和太监似乎也有关系,只是这一次胜仗曹操确实出力最多,而且也献出了这样的妙计。
于是目光重新转到董卓身上,说:董大人来到此地有何贵干?
董卓狂傲的说:不才已荣升北中郎将,诸位今后都在董某人手下效力,董某人绝不会亏待大家的。
曹操很纳闷:听说董将军在前方作战不是很顺利吧。
董卓脸上很难看,一阵苦笑道:出师不利呀,被敌人给合围了。
曹操与皇甫嵩面面相觑,这个经常打败仗的将军将是我们的领导,这大概就是朝廷的用人制度。内行永远要听命于外行!后来他们才知道,董卓喜欢给十常侍上贡。
长话多说,不久董卓又要去别的地方督战了。这儿仍旧只有皇甫嵩和曹操。此刻他们带兵攻打冀州,这里是张梁张宝的老巢。恰好,朝廷命令太监前来劳军,太监要皇甫嵩拿出五千万孝敬大太监张让。皇甫嵩大骂。因为气愤他竟然没有理会曹操的咳嗽。不过,这为他后来的悲剧打下了伏笔。
前线仍然很严峻,因为是敌人的大本营,敌人很强大。曹操的意思是以逸待劳,于是带头免战高悬,一天夜里,突然袭击,而此时敌人毫无防备。张宝张梁仓皇逃跑。此时,曹操斩杀敌人万余,不久因功升任济北相。
江湖道:汉王朝苟延残喘,重用宦官,不知道任用忠臣,死到临头还不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大量任用十常侍把持朝纲,虽有皇甫嵩曹操等人忠心相辅,奈何自取待毙,岂不让人空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