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少年曹操的忘年交


标签:
江湖文章连载三国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谁是少年曹操的忘年交
曹操小时候很痞,估计拿他当一回事的不算太多。这小子又很贼,所以给他玩,容易被他算计。不过曹操有才略,有文化,有抱负。好多人他也并没放在眼里。不过当一个人太优秀的时候,也是太无聊的时候,曲高者和寡。所以真正和曹操玩得来的,并不算多。太尉乔玄可以算得上第一个赏识少年曹操的人物。
乔玄是梁国睢阳人,就是现在河南商丘一带的,和曹操的老家安徽亳州是近邻。乔玄这个人在当时名气特别大,做过河南尹,就是现在首都的市长,还做过朝廷的要员,甚至担任过当时的政府总理等,后来做过全国的军事机关的统帅,应该是很有名望的人。而且是东汉难得的一名好官,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很多贪官污吏闻风丧胆。
乔玄的名气很大,自然一般人看不在眼里,当时找他签名的很多,可是乔老头总是拒之千里。年龄大了,退居二线以后,难得的清静。老爷子不想外人打扰。可是来拜访的人仍然络绎不绝。真应了那一句话:穷在街头谁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
曹操也想去拜访,可是自然也害怕别人下逐客令。何况曹操的名声不太好。其实曹操的名声不太好,也和曹操的祖上有关,曹操的爷爷是个宦官,乔老爷子是清流,在当时读书节很有声望。一个清,一个浊,泾渭分明吗。
可是曹操不信邪,因为他知道乔老爷子是个人物。想当年乔玄十岁的儿子在门口玩耍,突然遭到蒙面人绑架。强盗们持刀冲上乔玄的房间。闻讯赶来的司隶校尉赶紧带人来,把庭院紧紧包围,可是不敢贸然发动攻击。因为人质在对方手上。乔玄大怒,说:不能因为我的儿子就置国法于不顾。你的地盘你做主,纵然我的儿子死了,也死得其所。话一出口,司隶校尉果然带人冲了上去。凶手恼羞成怒,真的撕票了。乔玄的十岁的儿子被杀,不过罪犯们都得到应有的下场。
想到这里,曹操对乔老头肃然起敬。不觉在乔老爷的门前打转转。而随身携带的类似于名片的东东也攥在手里,却不知该以怎样的方式去给他。
小曹心情很矛盾,站在门外徘徊了一天。
那是一个怎样的等待呀。一个渴望上进的人,为了表达对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的尊重,而不惜以等待来表达。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天上微微现出了寒星,曹操终于被请进了乔老爷子的府上。一个是被乡里不太看好的少年,一个是闻名天下的老者。当七十高龄的乔老爷子与之交谈的时候,蓦然被惊呆了。继而兴奋起来,继而目光炯炯起来,继而全神贯注起来。听着听着,他开始整理一下自己的穿戴,然后恭恭敬敬的站了起来,离开座位,向着曹操拜了又拜,大声道:孟德,你是天下少有的大才,与你相比,老朽自惭形秽。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你是拯救天下的人物。
这个消息太突然,小曹很激动。以致手足无措,而乔玄又说:孟德君呀,当今天下所谓的俊杰之士很少有人能和你相比,好好干吧,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我想把妻子和儿女托付给你,希望孟德君答应……
小曹很激动,看着前辈慈祥的面容,热泪盈眶。自此,这一老一少,经常相互交谈,而他们的年岁相差的有五十岁之久,这对“忘年交”的友情与日俱增。
多年后,已经功成名就的曹操带兵驻扎亳州一带,乔老爷子的面容宛在。曹操亲自派人扫墓,并且写下一篇传颂千古的祭文,道:“故太尉桥公,懿德高轨,泛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幽灵潜翳,哉缅矣!操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质,见纳君子。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哉?怀旧惟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享之!”
大意是:“原任太尉乔公,品德高尚,仁爱宽容。国家感念您的训诫,读书人缅怀您的教诲。您的在天之灵,我们缅怀不止。我年轻时候,就去过您的府上,那时以顽劣的品质,接受您的会见。您对我褒奖称赞,就像孔子称赞自己不如颜渊,李生赞叹贾复。士为知己者死,我一直记着这句话。又想起我们的誓约:‘我死之后,你如果经从这里经过,如果不拿一斗酒一只鸡来祭奠我,车马过去三步以后,你得肚子疼不要怨我。’虽然是当时开玩笑的话,如果不是关系密切,怎么会说出来这样的话?怀念旧事,想起来就感觉凄怆。如今我奉命东征,驻扎在乡里,向北望着土地,心思在您的陵墓上。所以用薄礼祭奠您,愿您享用!”
每每读到此文,莫不感念二人年龄悬殊的友谊。低头抚琴,高山流水,声音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