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湖文章三国李治亚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曹操手下战将千员,除去谯沛旧将,最受曹操敬重的莫过于大将张辽。这张辽本是一员降将,为何受到曹操这般推崇,江湖以为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条:
首先,曹操慨然有天下之志。曹操是有远大理想的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曹操阵营中冲锋陷阵的,除去自己家乡招募的亲戚朋友外,大部分来自不同的阵营,好多人甚至曾经与曹操为敌。张辽就是其中之一。在未归降曹操之前,张辽曾是吕布手下的部将,与曹军多有交手。
其次,曹操爱才。曹操曾多次颁发求贤令,对于一个想一统天下的人,人才是立国的根本。第一次共打董卓期间,曹操兵微将少,结果曹操到荥阳太守徐荣的伏击,大败。后来,到山东兖州迅速崛起,靠得就是人才。
第三,张辽是个千里马。可惜在董卓吕布手下一直默默无闻,这就叫不得其主,没有人赏识自己。来到曹操手下就不同了,曹操知道什么样的人用到什么样的地方。张辽这个人别看平时不言不语的,可是颇有谋略,而且胆大心细,渐渐的,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了。
第四,张辽很认可曹操。在一个人手下做事,就要佩服自己的上司,否则,只会出现跳槽的悲剧。曹操这个人有功则赏,有罪则罚,而且经常推功揽过,颇有大将风范。张辽在跟随曹操之前,曾经在丁原、董卓、吕布手下任职。丁原和董卓只看重吕布,而吕布又仅逞匹夫之勇,一个陈宫尚且听不见意见,哪里在容别人聒噪。
第五,张辽做事注重细节。刚开始的时候,曹操对他也并不待见。毕竟手下藏龙卧虎,一件小事让曹操对他发生了好感。张辽曾在曹操亲信夏侯渊手下任职。攻打东海的时候招降昌豨。并且亲自“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昌豨感激,遂降。曹操这时候真正注意到了这位良将,封他作了“中坚将军”。他终于成了可以带领部曲将士的将军。他“大破辽东贼柳毅”,又升到了“荡寇将军”。柳城一战中曹操遇到胡人的军队,他一力主战,打消了曹操退避之心,“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第六,张辽遇事不慌、做事沉稳。刘表的儿子刘琮降曹以后,荆州其实并不安定。当时张辽也在荆州,有人在军中造反,营中喊声大作,军心大乱。他说:“不可能全部的人都反了,一定只有几个人在鼓噪。”于是命令“军中不反者安坐”,“亲兵数十人,中陈而立。”很快找出了主谋的人,平息的叛乱。这是身为大将的根本,沉着冷静。
第七,张辽颇知兵法,作战勇敢。张辽一生功勋卓著,最著名的当属逍遥津大战孙权。当时曹操赤壁新败,孙权迅速集结十万之众,围攻合肥。此时合肥仅有一千余人。危机中,张辽审时度势,挺身而出。挑选八百死士,冲入敌阵。当我者死,遇魔杀魔,其勇可比当年常山赵子龙长坂一战。他大呼:“雁门张文远在此!”一直冲到孙权麾下,以孙权这等一代豪杰,尚且只有“走登高冢”,不敢应战。逍遥津一战,孙权领教了张辽的大名,自此东吴小儿半夜啼哭,一听说张辽来了,都不敢出声。后来,曹丕称帝,因为曾受到孙权的挑衅,便和害病的张辽一同到前线视察。孙权知张辽至此,甚为忌惮,敕令诸将道:“张辽虽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当的,千万要谨慎在意!”
总之,曹魏张辽,战功赫赫,深受曹操器重。曹操曾对汉献帝上表道:“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曹丕也曾经说他是:“简直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即召公奭是与方叔、尹吉甫、秦仲等齐名的东周大将。他因平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
江湖曰:五子良将,张辽为先。攻城略地,做事谨严。沉着冷静,从不慌乱。招降昌豨、智平叛乱。孙权来攻,一身是胆。八百死士,激战十万。狼狈吴侯,魂飞魄散。江东小儿,夜不敢言。虽在病中,孙权胆寒。曹魏名将,天下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