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敢对曹操说不的人

(2011-06-23 06:08:46)
标签:

李治亚

三国

江湖文章连载

文化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敢对曹操说不的人


敢对曹操说不的人


    曹操这个人是个厉害的角色,他挟天子以令将诸侯,做了不少事情。文才高,政治手段又很灵活,当时人都很怕他。袁绍兄弟四世三公,相当的牛,不是也顷刻毙命。自称皇叔的刘玄德,一听到曹操称自己是英雄,连忙大惊失色,筷子掉在了地上。让人提不起来兴致。倒是一个叫邴原的人,敢捋虎须。
    邴原是个人物,他的学问很大。他的脾气很倔,似乎不怕曹操。邴原的成才有点戏剧性。其实他家庭很穷,父亲死的早。小时候上不起学。这里有个故事。他家旁边是个私塾。有一次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什么哭呢?”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在当时,邴原与管宁就以德行高尚齐名,州府辟命都不接受。邴原与平原华歆、北海管宁同游,合称“一龙”,华歆为龙头,管宁为龙尾,邴原为龙腹。
    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了开阔眼界,邴原决定出门拜师游学。邴原身背大书箱,跋山涉水,走遍了中原一带,拜有学问的人为师。到陈留,他诚恳地拜韩卓为师;到颍川,虚心地向陈实请教,并忠实地继承了陈实学问的精华;在汝南,他和当时有名的学者范滂(字盏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经常得到范滂的教诲;在涿郡,他和卢植(字子干)经常在一起商讨学问,受到不少启发和教益。卢植曾经是刘备的老师。这些都是当时的大儒。有了知识以后,眼见朝廷腐败,邴原不愿做官。黄巾之乱爆发,邴原带领家人到海上,住在郁洲山中。当时,孔融担任北海相,举荐邴原道德高尚。后来黄巾规模越发展越大,邴原避居辽东。邴原在辽东一年多,有很多人去拜访他,名声重于一时。后来回家,被曹操辟为司空掾。其实就是曹操的属官。不过,邴原很有个性,他敢对曹操说不。
    公元208年,曹操的爱子曹冲突然病逝,曹操伤心欲绝。正好邴原的女儿也在这个时候病死,曹操欲求将曹冲与邴原的女儿合葬。这对一般人来说,是个与曹家套近关系的好机会,但是邴原严词拒绝,说:“合葬,非礼也!我之所以被您所容纳,而您能够厚待我,是因为我能守训典而不变更。如果听从了您的命令,就成为了平凡庸碌的人了,您又怎么认为呢?”于是,曹操停止了这一做法。而且对邴原一如既往。曹操征伐时,经常令邴原留,与曹丕一同居守。曹操对曹丕说:“有什么事情要多向邴原讨教。”于是,曹丕对这个人执子孙礼。意思是儿子像父亲对待邴原。人都是多变的,曹操对于政治敌人往往斩尽杀绝,不过有时心胸又格外的宽广。像投降的张绣、张辽等,因为他是一个想统一天下的人。
    江湖客先生道:邴原,天下之至诚之人也。早年励志苦读,让人敬佩。及至成才以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做别人的下属,不溜须拍马,不阿谀逢迎,敢于拒绝上司不正当的要求,一身正气,实在是今人学习的典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