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我给孩子讲起了今年的中高考作文。然后在黑板写下了几个中高考作文题目,我说可以任意驰骋,自由发挥。规定,一堂课写,下一堂课互改。改好以后,推荐优秀的作文,当堂朗读。孩子们很踊跃。不久一个叫段振伟的便推荐了程正阳的作文《旧书》,写的的确不错,不信,我给你读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一种古典美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她伴随着清纯的木屐声走来,走过了喧嚣的宫殿,越过了无人的沃野。五千年的漫长岁月,缓缓的向我们走来。
春花秋月、砍砍伐檀,淑女在彼、辗转难眠,求之不得,思绪难安。
从小就喜欢《诗经》《唐诗》《宋词》《元曲》这些名著经典系列,每每翻开那些有点泛黄的纸张,那些唯美的句子,环环相扣的字眼,总会为古人的智慧而惊讶。
蒹葭生于沃野呀!脉脉的溪流、柔美的女子、徜徉的诗意,无一不打动所有阅读者的心房。
那沃野不正是人们用思想和价值观所营造的吗?而今,我们又怎么了。那些古时的文化又流向何处?在这摇曳多姿的季节里,郭敬明那些懒散的文字,网络上那些虚拟的游戏,已经把我们淹没了吗?
当日本女子以温柔贤淑文质彬彬而蜚声世界时,我们却嗤之以鼻。但是在街头巷尾,不乏站立着纸醉金迷的红尘女子,身上不仅没有了当年的书香,连最起码的人的良知都没有了。这时如果你给有些人谈论起古代柔婉女子,那种“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如倩兮,美如盼兮”的美来,一定会受到别人对你嗤之以鼻的笑。今人谁还有陆学士那种:“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清闲与洒脱。
埋葬一座城市的文明很简单,只需用另一种低俗的文化,密不透风的席卷而来,旧有的也就渐渐被人们所遗忘。渐渐的,时针踱着脚步,心安理得为永远逝去的文明盖上一层轻纱,像是老人故去。这边大功告成了。我们现在大概就是用所谓现代化的残缺不全的文明把古老的文化掩盖,像《诗经》之类的旧书大概很难会留在子孙的记忆中,当我们拿起向他看时,或许会用一种淡漠的眼光,冷冷的斜视着我们,然后随机拿出遥控器,搜寻所谓的变形金刚奥特曼……
这是我班孩子的作品,老实说,当时读着很震惊,不说优美的文字功底,就是那些文中流露的对古典文化逝去的深层忧虑,逐一打动我的心里。曾几何时,我也是古典文化的爱慕者、探索者,我问他,你读了多少旧书,他笑笑,现在手头看的是红楼梦,其他的都是小学时看的。我微笑着点点头,似乎看到一个嗜书如命的少年在涡河岸边埋头苦读的场景,那种意境令我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