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的廖化


标签:
江湖江湖文章连载三国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常言说:蜀汉无大将,廖化做先行。在人们的意识中,廖化是一个见识平凡,武艺平平的人物,蜀汉后期用了廖化做将领,说明蜀汉后期确实能人匮乏。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廖化,是三国蜀国的后期重要将领。
廖化初为前将军关羽主簿,关羽战败后,曾投降东吴,后诈死,带着母亲回到蜀国。在途中遇到刘备攻打东吴(见夷陵之战),刘备很高兴便以廖化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为丞相参军,后为右车骑将军、并州刺史、中乡侯,以果烈着称,官位与张翼齐一,而在宗预之右。咸熙元年(264年)蜀国灭亡后廖化与宗预被迁徙至洛阳,在途中病故。
廖化是一个见识不凡的人,蜀汉后期,军队由姜维控制。《三国志》记载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出兵狄道,廖化曾说:“‘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三国志•汉晋春秋》),点出了廖化对姜维连年用兵,耗损蜀汉国力的担忧。应给整队军备,加强供给,不能连年作战,劳民伤财。当年关羽假降曹操,闻说刘备投了袁绍,便整顿车马与二嫂嫂千里寻兄,曹操听说关羽不辞而别,率众人赶去送行。关羽见曹操赶来,便让二嫂嫂车马先走,自己断后,待到把曹操一行打发走了,骑赤兔马追赶嫂嫂时,两位嫂子早就让山大王杜远抢到山中做押寨夫人去了。危难之际,廖化高调精彩亮相了,他是山上的大王之一,见同伴杜远抢来的是大汉皇叔刘备的夫人,执意要将其送回,杜远不从,二人发生口角,廖化武艺高强,一刀把杜远杀了,把二夫人送还关公。可以说,没有廖化的见义勇为,根本就不存在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传奇故事。
廖化武艺无比高强,虽不及关张赵马黄,也绝非平庸之辈。因为与关羽有这一段渊源,刘备赤壁大战取得荆州后,议取西蜀,此时廖化趁机来投,当了关羽的主簿,辅佐关羽镇守荆州。主簿是文职官员,说明廖化除武艺高强外,文才谋略也在一般人之上。刘备命令关羽率部领兵袭取樊城,关羽起初差傅士仁、糜芳为先锋,这多半是看在糜芳乃是刘备的小舅子的面子上,有点任人唯亲的嫌疑。傅士仁、糜芳饮酒失职,关羽震怒,免去二人职务,转命廖化为先锋,关平为副将,征讨曹军。众位请想,此时可不是蜀中无大将之时,而是蜀国最兴旺时期,五虎大将俱在。廖化当了第二梯队的主要角色,位在关平、周仓之上,说明廖化在武功上确非碌碌之辈。关公败走麦城,被吴兵包围得水泄不通。急需搬兵求救,“公问曰:‘谁敢突围而出,往上庸求救?’廖化挺身而出:‘某愿往’”。廖化能成功突破吴军重重包围,再一次说明他的武艺确非常人可比。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决祁山,廖化以副将的身份参战,遇曹真的副将秦良,“秦良死战,被廖化一刀斩于马下”。姜维与邓艾对决祁山,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邓艾催督先锋郑伦来袭山后。伦刚转过山角,忽然一声炮响,鼓角喧天,伏兵杀出,为首大将,乃廖化也。二人未及答话,两马交处,被廖化一刀,斩郑伦于马下。”郑伦是智谋有如诸葛亮的魏国大将邓艾的先锋官,武艺不会稀松平常。据史书记载,公元238年,廖化还曾击破魏国南安太守游奕,射杀广魏太守王赟。用事实证明他不是个人们认为的孬种。
廖化是忠义的典范,为了报答当年刘备的知遇之恩,也曾千里走单骑。人们都知道三国中有个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却不知廖化也曾千里走单骑,而且比关羽走的更为艰难。《三国志》记载:“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这话说的意思是,廖化在关羽兵败后,和当初关羽假降曹操一样,“身在吴营心在汉”,他假装投降了孙权,却在时时刻刻寻找逃走的机会。终于,廖化想出了一个难以令人想象的主意:诈死。可能这个廖化还是个气功高手,会装死的“龟息大法”,不然怎么会骗得了精明的吴国君臣呢?不管怎么说,他成功了,且带着他的老母亲历经千里从吴国跑到了蜀国找到了刘备。这么远的路程,得用多长的时间啊,吴国突然丢失了一位蜀国“诈死”的大将,能不全国通辑围追堵载吗?廖化历尽的艰辛可想而知,他使我想起了用小车拉着母亲逃跑日行二百里的春秋时期宋国第一大力士南宫长万。怨不得刘备见到他以后,感动的当时就封官许愿,给了他个“宜都太守”当。
差点改写历史。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廖化最露脸的一次战斗是在诸葛亮第六次兵出祁山对阵司马懿的战役中。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诱敌之计引得老奸巨滑的司马懿上当,“却说司马懿被张翼、廖化一阵杀败,匹马单枪,望密林间而走。张翼收住后军,廖化当先追赶。看看赶上,懿着慌,绕树而转。化一刀砍去,正砍在树上,及拔出刀时,懿已走出林外,廖化随后赶出,却不知去向,但见树林之东,落下头盔一个。廖化取盔捎在马上,一直望东追赶。原来司马懿把金盔弃于林东,反向西去了……廖化献上金盔,录为头功”。在战斗中,廖化一马当先,他懂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不顾一切地要活捉敌猷司马懿。要不是廖化一刀没砍正砍在了树上,要不是司马懿老奸巨滑声东击西,说不定三国历史要让他这个“平庸之辈” 改写了。
江湖客写至此又忍不住长叹曰:蜀汉廖化,天纵神勇。老当益壮,精神倍增。深谋远虑,力戒休兵。千里报主,决意独行。忠孝双全,人人敬重。箭射司马,天下扬名。可惜非刘皇叔之嫡系,观其智勇,足比关公,奈何名声衰微,惜乎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