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五虎上将的故事家喻户晓,就是曹魏宗师中,也有很多英雄的少年。夏侯兄弟就是这样的人物。
这里说的夏侯兄弟,不是夏侯惇夏侯渊等人,而是他们的后辈。夏侯渊这个人虽然死于黄忠手下,其实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儒将。他的妻子是曹操的小孩姨。这夏侯渊本就与曹操有兄弟至亲,又加上这一层关系,二人关系更不同寻常。
夏侯渊有六个儿子,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好汉。长子夏侯衡,娶得是曹操兄弟的女儿,曹操对他很宠爱。后来袭封了安宁亭侯。第二个儿子是夏侯霸,因为嫉恨司马氏篡权,便一个人逃到了蜀国,后来成为蜀国讨伐司马氏的中坚力量。第三个儿子是夏侯威,老成持重,曾任荆州兖州的刺史。第四个儿子夏侯惠,才学高妙,善于谈论国家大事,曾任黄门侍郎,后任安乐太守。可惜三十七岁就死了。第五个儿子夏侯和,曾任河南尹,谈论起来也是语惊四座。
其实最可惜的不是这几个人物,夏侯渊的儿子夏侯稱,字叔权。小的时候,就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家家,喜欢当孩子的头,而且常常玩的是排兵布阵的一套。有违抗军令的往往执法必严,用棍棒敲打,小孩子们哪见过这个阵势,都对他格外害怕。夏侯渊也觉得这孩子不一般,就让他学兵书,只是这孩子脾气太倔,他说,打仗靠的是活学活用见机行事,能够根据当时的需要想办法,哪里用的着学习别人陈腐的观念。十六岁的时候,夏侯渊跟着他一块儿去打猎,突然一只猛虎从天而降,夏侯稱不慌不忙,驱马来迎,夏侯渊没有拉住,但见夏侯稱瞄准老虎只一箭,正中要害。这一下子,可乐坏了父亲夏侯渊。连忙奏明曹操。曹操拉着他的手:我今天算是领教你了。就让曹丕和他称兄道弟,关系比别人更加亲密。每次碰到宴会,好多舌辩之士不能让他屈服。当时曹魏的很多有名望的人都喜欢和他结交。可惜,十八岁的时候,因病去世。
还有一个叫夏侯荣的,字幼权,小的时候聪明异常,七岁就喜欢写东西,天天背诵的诗书甚多,只要过目基本上不忘。曹丕听说他很有这个才能,就召集了一百个以上的文人集会,而且都是当时才华盖世的。曹丕把各人的名字写在纸板上,让一个人举着名字让他看,夏侯荣粗略看一遍,竟然一个人名也没记错。曹丕暗暗的称赞。打汉中的时候,夏侯荣正在战场,拒绝了很多人的帮助,不肯离开自己的父亲。他说我的父亲在此死难,我怎么会选择逃难。就挥舞宝剑与敌人搏斗,最后竟然战死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