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蝉


标签:
江湖文化 |
分类: 江湖时事点评 |
小时候,很不喜欢蝉的叫声。扯天扯地的在炎热的夏季,不会试着变换自己的调子,把正在睡午觉的自己总是炒得心情格外烦躁。这个时候,总是快步走出去,站在树下,很用力的晃着小树。
渐渐的,觉得自己很无用。夏季太热,蝉儿太多,蝉声太闹。
一直不喜欢夏季的白天。
倘在夜晚何如呢。
月色晴朗的夏夜,手里提着一盏灯,在村间角落里,走走。忽然发现,林子上挂满了数不清的黑色蝉蜕。我不知道,为了追求光明,蝉在黑夜里,是如何默默忍耐的。他们甚至来不及抖落身上的泥土,就一头扎进黑色的夜幕中,准备在黎明之前绽放自己,绽放自己的美丽。而这个准备的举动,据资料分析,需要在地下等待,等待漫长的四年,而从卵到成虫,竟要辗转十七年。
十七年,蝉在苦苦求索。
这个时候,竟然对蝉有了一股敬意。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蝉的生存方式是一种隐士的姿态,以一种天然的歌声来诉诸于这个世界,它不需要自己对别人谄媚,不需要别人喝彩,以一种自己的意志来宣泄自己。
蝉在唱,尽管还是有点聒噪,可是竟然有一种想听的举动,抬头看他,伏在树叶下悄悄的隐藏自己,只有歌声是清晰的。
其实,生命属于人本身只有一次,每个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支配自己,歌唱的美自然可以沉醉,歌唱得不美,也可以自己沉浸其中。
何必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那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