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林黛玉,她的那个潇洒的气质,聪明的的天分,爱屋及乌,自然也喜爱黛玉的老子林如海。
江湖一直觉得林如海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物,至少要比自己的女儿待人热情一些,从遗传基因表明,林如海也应该是个诗意潇洒人物。
林如海,字如其名,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不知道这林如海取名是何意,总感觉到树林郁郁葱葱,走进这样的树林里,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与诗意。
这个林如海可不是一个平凡的角色,他是一个做文章的高手,出身虽系世禄之家,却能一路蟾宫折桂,考中探花后,迁为兰台寺大夫,钦点为巡盐御史。应该说林如海不容易,这么一个世家子弟,不被社会污染,反而能够发愤的吧文章写得这么好,实在是难得。
巡盐御史,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比较重要的官职,司盐业专卖的监督和控制。 古时候,盐铁专卖,盐是非常重要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商品.
巡盐御史是皇帝派出的专门巡检盐道的御史。兰台,原为汉代宫廷藏书之所,由御史中丞主管。御史中丞兼任纠察,故后世又称主管纠察、弹劾官吏的御史府为兰台寺。大夫,是古代高级文职官阶。兰台寺大夫相当于秦汉间职掌纠察弹劾的御史大夫。总督——从一品,巡抚——从二品。也就是说,清代初期的“巡盐御史”已经不是正七品的低级官员,而是由一品或二品的官员任职。这符合《红楼梦》一书中林如海的身份,兰台大夫兼任巡盐御史。林黛玉的父亲是二品的大员。
可以看到清代的“巡盐御史”已经和明代的大不一样,不再是正七品的巡视员,而是由高品级的官员兼任。因为盐在清代关系民生,清政府非常重视,清朝一代的税收很大一部分依赖盐政,所以这一官职成了重职和高官才能担任,并且只任一年,恐怕也是怕出贪官!
可是这样清白的人家恐怕与贾府是格格不入的,看看在作者笔下,贾府有什么好男人,贾珍之流道貌岸然,一肚子坏水,偷媳妇戏小姨行为龌龊,即使是贾政之流也绝不什么样的好鸟。这样看来,林如海与贾府结亲,其中一定有个重要的角色,欣赏贾敏的才华。
贾敏应该是个很不错的女人,年轻的时候,大致也柔情似水,而且生性喜爱诗词,所以一碰到赶考的举子林如海说不定一见倾心,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遗憾的是,林如海未必喜欢充满邪恶与淫欲家的贾府,所以与贾府一向有失亲近,这黛玉在母亲去世的时候,方才背井离乡来到贾府,曹公有一段描述道:黛玉亦常听的母亲说过,二舅母家的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可见贾敏很少回到自己的娘家过,这不符合常理呀。林如海与众不同,因为膝下无子,竟把黛玉当成男孩子来养,让其识字,教其诗文,可以说黛玉的诗赋文章宛若天成,他的父亲功不可没。
林如海很正派,他不像别的男人,在结发妻子去世后,一味的骄奢淫淫,也没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拼命的想要捞一个男孩子,而是多少带一点平民化的思想,再加上为政清廉,这么优秀的男子,自然是不溶于那个龌龊的社会的。
所以,贾敏早逝,失去妻子的林如海,万念俱灰,竟然后来也去追寻亡妻,是一般的病痛,还是深深的情谊,再看这一段,竟有点想起化蝶的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