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魏延之五


标签:
江湖新三国剧评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魏延很痛苦。痛苦的是诸葛亮始终不给自己表现的机会。
魏延很痛苦,时不时曾经抱怨着自己的委屈。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魏延也曾战败过魏国名将郭淮与张郃,后主建兴八年,魏延因功升至为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
可惜诸葛亮还是不喜欢魏延,可能就怨他这一张破嘴。
罗贯中三国演义里有一个极至,说诸葛亮在葫芦谷放火烧司马父子时,如果不是天降大雨,烧死的不仅有司马父子,可能还有这位盖世名将魏延。
魏延很痛苦,与周围的将官关系也不太好,原因很简单,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连长官都排挤他,谁会拿他当一根葱。
过度操劳的诸葛亮,大权不放的诸葛亮,对别人顾虑重重的诸葛亮年纪才五十多岁,看着好像七八十岁,原因很简单,他谁都不放心。
诸葛亮很闹心,自己万一不再了,谁来主管蜀汉的军事。
要按军中的威信和资历,自然是魏延,这位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能带领大军与曹魏放手一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他会把自己所有的政策都给颠覆。
那么谁合适呢。
杨仪这个人很有才干,可惜手段太狠,心太毒辣。
费祎这个人文质彬彬,对自己言听计从,是丞相的绝佳的接班人。
至于姜维乃是投降的将领,稍加恩惠,便能为己所用。
于是诸葛亮在病危时,秘密召开了一个三人小组军事会议,自己死后,命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从,军队可自行撤退。
痛苦的魏延直到此时,还蒙在鼓里。诸葛亮死了,他总以为自己能施展一下自己的才干了。
费祎去探听魏延的口气,魏延说,丞相虽然过世了,但我魏延还在。岂可因丞相一人废弃北伐大计。
费祎毕竟不是刘备,被这句话吓坏了,于是几个小人开始相互密谋。
杨仪不怨听从魏延的军令。魏延很恼怒,就率部南归,烧了阁道,断了杨仪退路,目的很明显,希望杨仪跟自己一块共同御贼。
接下来,本就兵力不强的蜀汉开始了内讧。杨仪与魏延分别指责对方。杨仪派兵攻打魏延,斥责魏延种种劣迹,杨仪很有口才,魏延的部下和兵士一听,都跑了。
魏延逃跑到汉中,被马岱所杀。后来,杨仪见到魏延的人头,起身用脚去踏,并杀死了魏延的三族。
可惜杨仪并没能一手遮天,回到成都后,连智力不太高明的刘禅都说他太过了,后来杨仪因为说话太过,被贬为老百姓,而且不久自杀。
魏延之死是个冤案。
魏延这个人是有缺欠的,他可能是个军事天赋较高的人,有很好的洞察力。可惜他不太揣摩周围的人和事。
他不会玩政治,他不知道,玩政治的人往往会黑白颠倒。
他不知道,功高震主。他不会拆揣摸自己的上司。
有一句话说的好,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可惜了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