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魏延之4

标签:
江湖新三国剧评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
正当蜀汉在刘备的指挥下一路凯歌奏响之际,荆州的关羽却意外的失守了。
关羽是员猛将,一路攻势凌厉,水淹七军之后,惊得曹操险些要迁都。
可惜刘备的强大,引起了孙权的不满,这才让吕蒙偷袭了荆州。
荆州失守、关羽被杀,紧接着张飞被害,恼羞成怒的刘备亲率大军东征,却被年纪轻轻的陆逊打了个落花流水。
刘备一命呜呼,大权有诸葛亮代理。
诸葛亮是一个很认真的政治家,在刘备去世后,他尽量整顿蜀国的弊政,开始了一些列举措。又打击了益州原有的豪强势力,开始了向南征伐,理顺了民族关系后,萌发出北伐的计划。
诸葛亮的北伐,在历史上虽有不同的记载,但其实是败绩多多。原因很多,其实也与主帅不无关系。
诸葛亮喜欢用听话的人,对于有一定思想的将军诸葛亮可能会束之高阁。著名的就是街亭之役,诸葛亮放弃了能征惯战的老将赵云,放弃了虎将魏延,放弃了谋略之将王平不用,单单用了一个夸夸其谈的马谡焉能不败。
魏延是有想法的,据三国志注引魏略说,诸葛亮出兵伐魏之际,魏延献计,要诸葛亮给他五千精锐之士,五千负粮之人,直指长安。当时魏国的安西将军夏侯懋是个膏粱子弟,无智无谋。魏延说,曹魏兵一见,必然丢盔弃甲,坚持二十多天后,丞相你的大兵也从益州赶到,如此,里外夹击,魏国将一鼓而下。如此蜀汉必将中兴。
不知怎么,诸葛亮并没有采取魏延的计策。史书说诸葛亮是谨慎的人,不过在谨慎,也不能不抓住重要的军事时机呀。当是魏国现役兵力与预备役兵力远远超过蜀国军队,诸葛亮北伐不肯采用魏延的奇袭战略,一味的平稳持重,先攻陇右再取关中,很难奏效。所以魏明帝一听到诸葛亮发兵祁山,就断言诸葛亮必败。司马懿后来也说,诸葛亮平生谨慎,假如我用兵,从子午谷只取长安,早得多时矣。
诸葛亮这个人搞政治有一套,像刘备手下的托孤重臣李严最后惊魂不知鬼不觉的免去了职务。
而且在诸葛亮强大的政治的干预下,其实刘禅和汉献帝一样,也是一个图章皇帝。只是诸葛亮的长处不是军事,当年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视察诸葛阵地时,看到诸葛驻扎的营垒、井灶、藩篱等,不禁长叹,说他是天下奇才,指的是行军与住营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