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治亚的博客
李治亚的博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9,296
  • 关注人气:44,9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三国之44妙算郭嘉

(2010-05-28 17:51:36)
标签:

江湖

三国

杂谈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品三国之44妙算郭嘉
2009-08-08 22:11

郭嘉,字奉孝,是曹公手下一流的谋士。多谋善断,善用计谋,而且料事如神。曹公早期的战场上得意与此君关系密切。

  郭嘉,颍川阳翟人。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汉末天下大乱,乃隐姓埋名,私自结交天下豪俊。不与一般人接触,所以一般人都不太了解他,只有有本领有才气的人对他很敬佩。27岁的时候,被招募到司徒府。郭嘉曾在袁绍手下做过差,但是发现袁绍这人,虽然有大志,但是并不懂得用人的奥妙,抓不住重点,好谋划但不能形成意见,不足已成大势。就离开袁绍。曹公听荀彧推荐,论天下大事,惊叹曰:使吾成天下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见了曹操,也说真吾主也。双方皆有相见恨晚之叹。乃表嘉为司空军祭酒。郭嘉一见曹操,给曹操提出了著名的十败十胜说,说的曹操心花怒放,为彻底攻打袁绍增长了许多勇气和力量。即是: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故羽虽强,终为所禽。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其实就是 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郭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也可能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要求,希望他能保有这“十胜”,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自己也便有出头之日。……任何推测都意义不大。无论如何,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无怪乎曹操听后赞不绝口,“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随后郭嘉跟随曹操多有建树,帮曹操分析时局,认为先扫平吕布,再谋取天下。曹操东征吕布,久攻下邳不下,便有意退兵,但郭嘉与荀攸都认为吕布强攻下必败,决沂、泗水灌城,终破城。郭嘉认为不该让因吕布逆袭下投靠的刘备邀击袁术,认为这是放虎归山,后来刘备果然杀曹操置的徐州刺史车冑而叛。曹操想趁刘备立足未稳时速破,但诸将忧虑袁绍出兵,郭嘉指出袁绍反应迟缓应不会有大规模用兵,支持曹操的决定,事情结果也如他所料。官渡对峙时,孙策有袭击许昌之意,但是郭嘉分析认定孙策必为小人所害,稳定了曹操的信心。袁绍死后,建议曹操暂时退兵,让袁绍二子相残,后袁谭来投,曹军再次进击攻下袁尚的邺城。在南皮杀掉复叛的袁谭后,劝曹操多用河北贤才。追袭袁熙、袁尚余党时劝曹操兵贵神速,直指受袁氏之恩的乌丸大本营柳城,终破三郡乌丸並让他们臣服。可惜因水土不服,气候恶劣,日夜急行操劳过度而病死。曹操深感痛惜,泪流满面,对手下众人说:“大家跟我差不多年岁,只有郭嘉最年轻,本来想托嘱后事,但是却中年而丧,令人叹息。”赤壁战败后更慨叹:“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后人对郭嘉高超的策略非常敬仰,认为郭嘉不早亡,曹公一定能荡平四海,实现天下一统。诗曰:虽然天数三分定,妙算神机亦可图。若是当时存奉孝,难容西蜀与东吴。

  又赞曰: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亦有人赞曰:汉祚以淫丧,群雄割据忙。 山东命世起,国士争引颃。托子能安后,报公终定邦。 相如鱼遇水,期日封泰王。 策在诸袁灭,算合孙氏亡。古今通性意,出右几人强! 天地夭贤秀,统一失臂膀。 遗才归旧冢,留恨卧青冈。芳草伴离客,狼烟入斜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