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客痴谈红楼之24可惜的贾雨村


标签:
江湖江湖红楼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红楼卷 |
痴谈红楼之24可惜的贾雨村
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是红楼梦里比较重要提纲挈领似的人物,以“假语村言”提醒读者,统率全文。
贾雨村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鼻方腮。原系湖州人氏,生于仕宦人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 贾雨村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社会青年,他出口成章前程远大。“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在自己落魄之时以玉与钗来比喻自己远大的志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也有很强的政治理想。 贾雨村岂止政治理想远大,且也不乏儿女情长。诗曰:“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这是很雅致的一首抒情小诗。 想当日,贾雨村偶然造访甄士隐,恰遇甄家丫鬟娇杏在窗前采花。那娇杏“生得仪容不俗”,竟把个贾雨村不觉看呆了。娇杏采完花,正要走时,猛一抬头见窗内有人,此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一边转身回避,一边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想到这里,不免又回头两次。这一回头不要紧,弄得贾雨村狂喜不禁,认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此后不免时刻放在心上,中秋节那天对月咏怀,那首“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就此脱口而出。 吟罢,又长叹平生抱负苦未逢时,高吟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恰逢甄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随后,贾雨村应邀甄家赴宴,酒席之上,借着七八分酒意,继续拿月亮说事:“时逢三五便团圆……”不过片刻之间,两首诗、一副对,开口立就,而且要文采有文采、要意境有意境——这个贾雨村,实在太有才了!除了衣衫褴褛点,基本可算中国传统文化中标准的“大丈夫”形象。 有才、有貌、有抱负,又不缺少浪漫,也算“有情有义”——贾雨村得甄士隐资助进京赶考一举高中之后,没几年就当了知府。偶然在路上遇到娇杏,马上就派人去找并正式求婚,先是当妾,又在夫人死后扶正。应该说,作为读书人乃至为官初期的贾雨村还是比较可爱的。 上场时一个亮相尽管十分漂亮,但读过《红楼梦》的人,几乎没有喜欢贾雨村的。因为贾雨村的“重头戏”,终究还是在经历革职又复返官场之后。那么,此时的他都干了些什么呢?“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是著名的一宗,助纣为虐霸占石呆子的古董扇子又是一宗,再至后来贾家失势时落井下石又是一宗……在这个时候一个本来非常优秀的,才华出众,胸怀大志,颇有骨气,本来完全可以为社会、为百姓做一些好事的这么一个大丈夫,在肮脏的官场当中逐渐地被腐蚀,终于成了一个社会的祸害,成为一个徇私枉法、人性泯灭、恩将仇报的为人不齿的人物。 人生就是如此,社会是个大染缸。你如果不能管好自己,学问越大,越为社会所不齿。秦桧的书法还是不错的,蔡京的更是名列北宋四大书法家,严嵩的清词与书法明朝能相比者不多。可是才因名累,一个人一旦有不正的心机,贪婪的情怀,便是神仙也难救。 江湖客道:胸怀大志贾雨村,本当济世救斯民。文章一出通风雅,可怜钻营身染尘。当日豪气今何在,一味心思做小人。江湖敬劝为官者,官能通神亦废人。 |
前一篇:杂谈水浒之24小李广花荣
后一篇:杂谈水浒之25霹雳火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