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治亚的博客
李治亚的博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5,255
  • 关注人气:44,9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湖客笑谈水浒之21宋江

(2010-04-17 03:34:50)
标签:

江湖

江湖水浒

文化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水浒卷
三说宋江 日期:2010-03-19 08:49

 

 


仍然不喜欢宋江,不仅不喜欢,反而有点讨厌。

照理说宋江是梁山上的老大,在梁山的兄弟中又有崇高的威信,读者应该佩服他才对,即使不佩服,也不该对他不敬。宋江做了哪些事,让人对他不满和疑虑呢?
宋江居家郓城,江湖人称孝义黑三郎,山东及时雨。果真当得起这个名号。恐怕未必,宋江对父亲真的孝顺,做孝子的衣食起居,凡事不可违背老人家的意愿,而且父母在不远游。这宋江在衙门当差,有重要机密,竟然私自报信于私交密友,于国不忠,于父不孝,何谈孝义黑三郎。及时雨道是有点,可是宋江本文笔小吏,父亲也并非是独霸一方的官僚士神,这样整天把钱财往水里丢,宋江意欲何为?这样看来,在老父眼里,宋江真不能算是一个孝子,与弟弟宋清难比。
宋江身为国家小职员,完全不从国家大局着想,或许有人说宋江搞的是曲线救国,他就想身居梁山,实施他的报国计划,所以胜利时并不喜悦,反而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但是朝廷法度的变坏,与高俅等人不无瓜葛,宋江完全可以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将当时的站着茅坑不拉屎且有祸害百姓的官吏一网打尽,即使不除以极刑,也可以罢了他们的官,削了他们的势,岂不大快人心。
有人总以为宋江仁义待人,岂不知这完全是假象。水浒传里的好汉,除宋江以外,皆有可圈可点之处,倒是宋江初读以为真好,再读认为好莠参半,再读方知此人心机重重。宋江的行为值得深思。
首先看看宋江对晁盖,一入梁山,宋江便拼命夺取政权,大小战役事必躬亲,得了好汉,自己率先进行一番表演,有人认为,是宋江怕累住了晁天王,而且晁天王身为主帅,不易轻出。其实只要有利可图,宋江自然身先士卒。清风山遇险,宋江原打算上梁山,因宋清一封家书,告父亲已死,宋江方才大哭着回家,这一篇宋江的丑态百出。发配江州时,路与梁山,又是晁盖等人苦苦相求入伙,宋江便要投江,其实羽翼不丰,难以成事。宋江到了江州,上有戴宗对之打通关节,下有李逵为之细心照看,却在浔阳楼题了反诗,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书中写道:
(宋江)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宋江的这一诗一词都是发泄不爽并借以咏志之作。
《西江月》词“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说的
是自己从小就攻读经史,大了后又精通权谋之术,你们当官的会的我宋江也都会,我宋江的本事一点也不必那些当官的差。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但是时运不济,混了半天不过一个小吏,好比虎落平阳,忍气吞声。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则是进一步的感叹自己目前的潦倒,想我宋江这么一个经世之才,竟然成了囚犯被发配到江州。老天实在是对我宋江不公啊。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这两句的意思是,再这样下去,我就豁出去上梁山了,既然官府不给出路,老天又对我宋江不公,我宋江就自己来找回公道,定要叫这浔阳江血雨腥风一番。
从这首《西江月》来看,宋江一方面感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另一方面宋江的潜意识内一直是有反心,至少一直是把梁山当作自己的退路。当宋江在官场已经穷途末路的时候,本能就想起,自己还有江湖这条路,在江湖这个世界里,我宋江则是个大名鼎鼎的及时雨,真要把我惹火了,就上梁山了。其实想想你犯了罪,杀了人,且私自把重要的抢劫犯放跑了,不把你杀死,不重判你的罪,已经是法外施恩了,奈何还是不满。你口口声声仁义,血染浔阳江口什么意思,于江州之父老想过没有,刀枪无眼,玉石具焚,宋江之罪大矣。
下一首七绝诗则更显露宋江在酒醉之后,内心思想的暴露: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说的是我人虽然在吴地(江州),但心却在山东(梁山),飘零江湖真是蹉跎岁月,早知如此不如就在梁山就落草了。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要是我宋江上了梁山,哪天如果实现了我的凌云壮志,凭我宋江的驾驭能力,黄巢又算得了什么。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从正统的角度来看当然是特大号的反贼了。这句也是仿照黄巢的诗句,其实宋江下意识的总以梁山的老大自居,所以晁宋的矛盾无法调和,假若晁盖不死,宋江会不会暗下毒手,预知后事如何,且听江湖明日道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