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水浒人物之20青面兽杨志


标签:
江湖杂谈江湖水浒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水浒卷 |
杂谈水浒人物之20青面兽杨志
梁山好汉中,杨志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书上说他是杨令公之后,武艺高强。可惜生不逢时,一路走来,万分坎坷,不由让人唏嘘。然而究其原因就是杨志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生活在重文轻武的北宋。
自从宋太祖赵匡胤一条短棍打败天下无敌手,横扫天下四百州,黄袍加身之后,鉴于唐末的藩镇割据,就对武将格外防范。杨志恰恰生活在重文轻武的北宋后期,杨志同时期的低级军官后来成为名将的韩世忠和风尘营妓梁红玉结合在当时人的眼里是顺理成章的,在当时重文轻武的政策下,下级武官韩世忠的社会地位并不比风尘营妓梁红玉高多少,特别是已有80多年没有大的战事,宋徽宗时武人的地位更加低下,到了战事不断的南宋时武人的地位还没有很大的提高,韩世忠有军事才能,看不起读书人,宋高宗知道后,问他是否有此事,他回答说:曾经有过,但现在改了。赵构很高兴,至少说明到了需要武人拼杀的南宋时还是很尊重读书人的。民族英雄岳飞不也如此吗。 杨志自诩名将杨业之后,是不想投奔梁山的。所以在第一次拒绝了白衣秀士王伦的盛情邀请,当然王伦那厮纯属没安好心,想以此节制豹子头林冲。当时杨志上有冲天壮志,以为凭借自己的一身功夫,博得个封妻荫子,不在话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便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可命运没有给他这个机会,道君皇帝因盖万岁山,差杨志等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杨志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不能回京,逃去他处避难,此时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船被打翻,杨志一定会去自首,一个船打翻让他不能接受。遇到立太子或太后的生日,皇帝大赦天下,杨志罪过被赦免,又想去试试自己的前程,此时不得不去按照官场的潜规则去谋官。在去东京谋官路过梁山时和林冲交手后,王伦力请杨志上山喝酒,热情邀请杨志入伙,杨志不为所动,杨志第一次上梁山是为了要回财物实现自己报效朝廷的梦想,在他思想上明确地划清与梁山贼寇的界线。杨志十分聪明地编了个瞎话,非常艺术地婉拒了王伦:“重蒙众头领如此带携,只是洒家有个亲眷,见在东京居住,前者官事连累了他,不曾酬谢得他,今日欲要投那里走一遭,望众头领还了洒家行李,如不肯还,杨志空手也去了。”杨志到了东京后,“将出那担儿内金银财物,买上告下,再要补殿司府制使职役。把许多东西都使尽了,方才得申文书,引去见殿帅高太尉。”被高太尉臭骂了一顿。官没当上,带来的钱花得干干净净,连饭都没得吃。此时,杨志对高俅的怨恨更深了:“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点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了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高俅成了他一生的死敌,他别无选择只能去卖宝刀。虎落平阳被犬欺,碰到牛二这种地痞的纠缠,杨志依然忍让谦恭。牛二的步步紧逼,杨志的不理智使他杀了牛二,实际上此时的杨志已失去了正常的思维,对待牛二不用刀,用拳头最合理,他犯了鲁智深一样的毛病。杀死牛二后,杨志没有像失陷花石纲一样跑掉,他不忍连累百姓。被开封府判刺配大名府,杨志充军到了北宋大名府,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一听杨志对案情前前后后的禀告后当即大喜,当厅开了枷,留在厅前听用。杨志瞅着这实现幻想的机会又来了,他清楚梁中书是他实现幻想最有力的靠山,他要抓住这次机会实现野心和梦想。杨志虽然总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有时也耍很多小心眼,但其内心深处还是比较正直和善良的。和周谨比武中,杨志第一场大胜,第二场比箭周谨恨不能一箭射死杨志,可惜没有射中。轮到杨志射周谨时,杨志也没有下黑手,而是想“射中他后心窝,必至伤了他性命。他和我又没冤仇,洒家只射他不致命处便了。”能够做到得理饶人,杨志是个好汉。黄泥冈成了杨志一生的心疼,智取生辰纲是杨志心灵幻想的破灭,在整个过程中,吴用和杨志斗智斗勇,杨志的英武使吴用等人不敢轻举妄动,只好使下三烂的手段,杨志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开始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避免了大张旗鼓引起贼人注意。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在去东京的路上,杨志根据经验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兵士要买酒喝,他阻拦。这都体现了杨志的精明和智慧。即使是诸葛亮重生,也不能把生辰纲运到东京,杨志精心设计的方案成了公开的秘密,杨志校场的败将或梁中书的亲信早把消息是传出,使晁盖等人事先做好准备,梁中书的不完全信任,派人陪同,因为有太师亲信随行,杨志没有真正的权威,不能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使晁盖等人有机可乘,失陷了生辰纲。杨志只有选择流落江湖,杨志没有选择上梁山,当时晁盖还没上梁山,在曹正的指引下,与鲁智深联手打下宝珠寺,在二龙山落草。由于二人是关西老乡,杨志是中央的正规军,鲁达虽为大寨主,实际上杨志起主导作用,虽然做了强盗,杨志也不甘心就这样沉沦下去,杨志内心深处一直是想光宗耀祖的,自从丢了生辰纲后,原来想自杀的杨志,猛然间想到自己十八般武艺精通,而且一表人才,不能就这样死了,日后一定要找机会东山再起,实现自己的梦想。杨志的发展思路可能与鲁智深不同,二人是齐心协力壮大队伍的,鲁智深的目的是壮大队伍自保,杨志的目的就是壮大队伍增加招安的砝码,二龙山成了最有人性化的山头,武松的到来打破了二龙山的平静,武松与宋江的关系,梁山的地理优势和跨越式发展,使山头的小头目和喽罗产生了想法。桃花山李忠和周通被呼延灼打败,请求二龙山救援。杨志说道:“俺们各守山寨,保护山头,本不去救应的是。洒家一者怕坏了江湖上豪杰;二者恐那厮得了桃花山,便小觑了洒家这里。可留下张青、孙二娘、施恩、曹正看守寨栅,俺三个亲自走一遭。”可见杨志处事上是相当果断得力的,这正是杨志性格的体现,在解了桃花山的围后,武松引来孔亮请求攻打青州救孔明,又是杨志安排:“若要打青州,须用大队军马,方可打得。俺知梁山泊宋公明大名,江湖上都唤他做及时雨宋江,更兼呼延灼是他那里仇人。俺们弟兄和孔家弟兄的人马都并做一处,洒家这里再等桃花山人马齐备,一面且去攻打青州。孔亮兄弟你可亲身星夜去梁山泊,请下宋公明来,并力攻城,此为上计。亦且宋三郎与你至厚。”杨志知道孔亮与宋江的关系,只有宋江出面,才有战胜青州军的可能。此时的杨志没有只顾眼前的利益,他也清楚知道自己的仇敌晁盖在梁山上当大寨主,杨志有自己的人生梦想和对二龙山山头负责的愿望,虚荣心让他想当一回梁山好汉,武松上二龙山前与宋江讨论过招安的事情,武松与宋江关于招安的思想,杨志通过武松掌握得一清二楚,只要上梁山才有招安的可能,宋江的造神运动也让杨志羡慕不已,杨志也想成为天罡地煞星,这些思想动机使杨志丢掉个人的恩怨,选择了好马吃回头草。鲁达和武松似乎都没有什么人生目标,唯有杨志在虚荣心的促使下,在任何时候都想着出人头地,封妻荫子。面对现实杨志应该清醒,丢掉虚荣,丢掉幻想。但是事与愿违,杨志却始终是幻想太多,难以自拔。他不能自拔的第二次上了梁山。 杨志的二上梁山应该是他的性格的正确选择,杨志其实有很多选择,二龙山壮大后可以独自招安,可以投向方腊,但只有投奔梁山才符合杨志的人生价值,宋江和杨志的二上梁山的目标一致,把梁山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平台,宋江上梁山后,夺取了梁山的决策权,通过制定错误的决策,不建立根据地,不能解决经济上的问题,梁山只能招安,杨志就是奔着招安之路去的,但由于梁山发展壮大的第一通金是夺取杨志押送的生辰纲,杨志是事件的反面教材,杨志在梁山上郁郁不得志,表现平平,由于没有与宋江等梁山决策层有关系,特别是还与吴用、公孙胜等决策者有过节,梁山好汉大排名时排在了二龙山三头领武松的后面,杨志的当梁山好汉的梦想在梁山上就幻灭了,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招安,这一点他没有二龙山大头领鲁智深清醒,招安后,宋江要保持梁山军队的原建制,不按朝廷军官各归原单位的安排办,杨志失去了继续做殿司制使官的机会,特别是高俅对梁山军队的态度,让杨志胆战心惊,随着与鲁智深的沟通,杨志的幻想也在不断破灭,随着战争的进程,杨志的虚荣心也丧失殆尽,攻打方腊时,杨志知道凯旋归朝时,高俅不会放过自己,闷闷不乐的杨志在丹徒县病倒了,他不为攻打方腊出一点力,胜利之时杨志病死在丹徒,永远不会回到让他伤心害怕的东京。 江湖客曰:英雄杨志,武艺绝伦。名将之后,壮志难伸。失陷花石纲,江湖久沉沦 。街上杀牛二,被迫遭充军 。大名府里挂头彩,黄泥岗上起烟尘。七星夺走生辰纲 ,二龙山上聚风云。 |
前一篇:江湖客品三国之20恃才傲物的杨修
后一篇:江湖客痴谈红楼之20可怜的尤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