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治亚的博客
李治亚的博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9,538
  • 关注人气:44,9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三国之16名臣张昭

(2010-04-11 21:47:18)
标签:

江湖

三国

杂谈

文化

分类: 江湖评点历史三国卷
品三国之16名臣张昭
品三国之16名臣张昭

   张昭字子布,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辅佐孙策孙权二兄弟开创江东孙吴政权,功勋卓著,是东吴重要的开国元勋和决策人物,但在三国演义罗贯中老先生笔下,此公除了投降贪生怕死蛊惑人心之外,似乎没有别的本事。事实上作为东吴的元老重臣,作为孙策的托孤老臣,张昭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
   张昭在孙策临死时是托孤大臣,孙策有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郎。能和名满天下的周瑜周公瑾相提并论,张昭自然不同凡响。史载张昭少时好学,博览群书。二十岁时拒绝应试孝廉而与名士王朗等人讨论时事,深受陈琳赏识。结交推荐诸葛亮等人才。东汉末年张昭避乱扬州。孙策举事时,张昭出任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器重张昭,有关文武之事均由张昭办理。 孙策死时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则尽力辅佐孙权,迅速稳定了民心士气。张昭敢于直言谏议,曾因违背孙权意愿而一度不让他朝见。孙权称帝之后,张昭因年老多病而辞官,著有《论语注》。 嘉禾四年,张昭去世。孙权素服吊唁。
    张昭为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哪怕是自己不成熟的意见,也和盘托出,本意是想给吴侯想点法子,然而言多必失,总有说错话的时候。他曾在背后说鲁肃年少粗疏,甘宁建议攻打黄祖时,他也怕引起内乱。这些失误一多,在孙权与许多大臣中,张昭不沉稳的印象特别突出。
不媚上欺下。张昭发表言论义正词严,经常顶撞孙权,从不想着怎样去维护领导的光辉美好的形象。有一回君臣在朝堂上争执不下,张昭寸步不让,孙权大怒,心想,我是一个国家的头,你张公也太不给我面子了吧。就训斥了几句。张昭回家托病不出从此再不上朝,孙权大怒,派人把他家的门用土堵上,张昭以土还土,从里面又加厚了一层。几个月后,孙权知道是自己错了,几次派人去慰问以示自己的歉意,可张昭就是不肯借坡下驴。孙权就学晋文公,在门口放火想吓他出来,可张昭宁愿烧死里面。吓得孙权赶紧命人救火,又亲自负荆请罪,作了深刻的检讨,并用车载以还宫,给张昭天大的面子。
    张昭为人矜持,清高过甚。孙权在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让人往群臣身上泼水,并说不醉不归,张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座。孙权陪笑道:孤不过是找找乐子,张公何须动怒。张昭曰殷纣王也是如此。孙权听了,面有惭色。
    江湖客见此笑曰:呜呼张公,东吴精英。张昭周郎,孙策遗命。佐助孙权,颇有大功。创建制度,选举贤明。当朝首辅,两袖清风。对上不恭,不擅逢迎,人有微词,却有英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