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几个儿子也各有千秋。名气较大的是曹丕曹植还有聪明的曹冲,其实曹彰也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只不过志向跟上述几个孩子有所不同,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大将。
曹彰,字子文,为曹操与卞氏所生次子。彰膂力过人,武艺精熟,能徒手与猛兽搏斗。建安二十一年,封为鄢陵侯。两年后,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引军往讨,大捷而归。曹彰年轻的时候,父亲问他志向,他说大丈夫就给斩将夺冠,学万人敌,不愿做儒生,做学问太没意思。做人就应給做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将军。曹操听过很是欣慰。后来曹彰奉命往汉中助曹操攻刘备,然而到了长安的时候,曹操已引军回来。于是曹彰行越骑将军,便留守于长安。夏四月,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引军往讨。临出发之际,曹操训诫曹彰道:我与你,居家时虽为父子,受命时却为君臣,如今凡事须按照王法来行事,你千万要警戒!叮嘱过后,曹彰起军北征,军队开入涿郡边界,突然遇上约数千骑乌桓叛军。当时曹彰军兵马未集,只有步卒千人左右,马匹也只有数百匹。于是曹彰用田豫之计,坚守要隙,力抗敌军,胡骑攻不下曹彰,便向后退散。曹彰见状,出营追之,亲身搏战,举箭射向胡骑,应弦而倒者相继不绝。战过半日,曹彰铠中数箭,但气概更加猛厉,更乘胜往北追逐,穷追猛打,直至桑干,离开代郡二百余里之遥。其时军中长史、诸将皆认为军队刚涉远地,兵马疲顿,而且此行又已受节度(军事上的调度限制),命我等不得过代郡而更往北征,所以现在实不可深进,免得做出既违令又轻敌的行为。曹彰便道:带领军队出征,只要是有利我军的事便要做,说甚么节度呢?胡军出走未远,我们追而讨之,必能大破他们。如果因为遵从军令而放纵敌人,也不是良将所为。于是出阵上马,号令军中:有谁留后不出,斩。举军追击,一日一夜便与乌桓叛军相遇,曹彰奋进击讨,果然大破敌军,斩首及生擒者累以千数。曹彰乃以比平常情况双倍的赏赐犒赏将士,将士无不喜悦。当时鲜卑轲比能带领数万骑从旁观望两军强弱,看见曹彰力战,而所攻者皆破,于是向魏军请服。北方势力悉数平定。其时曹操身在长安,召曹彰前去相见。曹彰从代北回来,经过邺城,太子曹丕向曹彰说:卿刚刚得大功,如今往西诣见君上,最好不要矜功自伐,而该以常常自觉做得不足够的态度去应对。结果曹彰了到长安,如太子所言,归功于属下诸将。曹操大喜,用手捋着曹彰的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秋九月,曹操其时在汉中与蜀军鏖战,而刘备栖军于山头之上,命刘封下山挑战。曹操便骂:你这个卖草鞋的小子,竟然派你的义子领兵来抵抗我,啊!看我叫我(亲生)的黄须儿来,让他击败你的义子。于是下令召曹彰助战。曹彰于是日夜倍道兼进,然而西到长安之时曹操已经从汉中回来。曹操东还后,以曹彰行越骑将军。曹操到洛阳后,得了重病,使驿马往召曹彰,但曹彰未至,而曹操已经逝世了。曹丕即王位,曹彰与其它诸侯均向国归顺。文帝诏曰:先王(指曹操)所行之道,是任用有功勋之员,亲近所亲的人,并为我带来母弟,开国承家,所以能够建树藩国以屏护大宗族人,守御外侮,折冲厌难。鄢陵侯曹彰之前受命北伐,平定北方之境,其功业可谓茂盛。现增邑五千,并前共计万户。可惜曹丕称帝后,对曹彰颇不放心,后来曹彰暴病死于封地,曹植的诗作多有揭露。
江湖客写至此叹道:天生曹公,父子精英。文能治国,武能带兵 。斩将搴旗,如山军令。吕布授首,二袁毙命。黄须小子,武艺精通。功勋卓著,不世之功。最终死于,灭门宫廷。呜呼权利,让人纷争。范蠡张良,功成身退。凭吊功绩,让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