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客痴谈红楼之五很不喜欢贾珍
(2010-04-01 09:48:57)
标签:
杂谈文化 |
分类: 江湖评点名著红楼卷 |
江湖客痴谈红楼之五很不喜欢贾珍
很不喜欢贾珍,不是不喜欢,简直认为他没有一点做人的尊严。他的为老不尊,他的为子不孝,他的引诱儿媳,他的品德肮脏,都能使人看到封建社会大家庭的丑恶。.
贾珍本是贾敬之子,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生活极度放荡,他虽有一妻二妾,但仍和儿媳秦可卿,妻妹尤二姐关系暧昧.秦可卿死后,是他流泪向王夫人请求让王熙凤料理丧事,让她"爱怎么办就怎么样办",恣意奢华.为了丧礼上风光些,他特意花一千两银子为儿子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这场奢靡的丧事,也足以说明他与秦可卿之间的特殊关系了.后因作恶多端,被人参奏革去世职,派往海疆效力赎罪。 贾珍这个人,凡是读过《红楼梦》的印象都非常坏。确实,贾珍玩弄女性远近闻名,甚至连他的酒肉朋友薛蟠对他都不放心。他知道贾珍这个人素来是在女人身上下工夫的,他就怕贾珍利用这个机会见到香菱什么的来勾引她,你看这个贾珍就坏到这种地步。贾珍当然最突出的是在对儿媳妇秦可卿的这个事情上,大家请看: 贾珍在秦可卿之死的问题上,可以说是表现反常,极其丑恶。 第一,他极度悲痛。悲痛到什么程度呢?悲痛到“哭得泪人一般”,不停地哭,不停地流泪,而且悲痛到了生病了,病得连路都走不动了,要拄拐棍了,贾珍那时候岁数不大呀,贾珍那时候也有三十多岁,顶多不超过四十岁,怎么能悲痛到这个程度?当然了,一个非常出色的儿媳妇去世,公公悲痛也在情理之中,可是悲痛到这种地步,可就不正常了。可是再看儿子贾蓉的表现似乎无动于衷。这也太反常了。照理说这么优秀的儿媳,理应和儿子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难道贾蓉不晓得儿女私情。看看贾珍之子贾蓉简直是一个活脱托的小流氓,让叔叔贾琏偷取尤二姐,和两位姨娘拉拉扯扯。像这样的人没理由在妻子过世后给没事人一样。越没有事越说明里面定有蹊跷。 第二个方面,贾珍这个丑态他表现为不惜一切代价,为秦可卿大办丧事。大家劝他说你不要过于悲痛了,商议还是怎么办丧事吧,贾珍不是说了吗,他说“如何料理呀,不过尽我所有罢了”。在这个地方有一条脂批,他说“尽我所有为媳妇”,就是为儿媳妇办丧事“是非礼之谈”,这是不符合这个礼仪的,不符合规矩的。贾珍在办秦可卿丧事的时候,是极尽奢华,当时不是为了要买一副比较好的棺木嘛,看了好几副上等杉木都不满意,后来薛蟠提供了一个线索,说我们那儿有一副非常好的樯木,原来是一位老亲王预定的,后来老亲王出了事,这副棺材的木料就搁在那个地方,那真是一千两银子也买不来的,结果贾珍就把它要来了,贾政就劝他说,像这么好的东西,一般的人可能享用不了,但是贾珍根本不听,这个地方书上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贾珍为什么不听?他说“恨不能代秦氏去死”。为了把这个秦可卿的丧事办得更风光一些,不仅给她花重金买了这一副原来是亲王用的棺木,而且怎么呢,还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给贾蓉捐了一个龙禁尉,那是五品,这样一来呢,秦可卿就成了五品龙禁尉的夫人,就有了一个封号了,那当然就很风光了,所以说“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嘛。这个一千二百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在曹雪芹生活的那个乾隆年间,在北京城买一所大的宅院只要五六百两银子,那么咱们就可以算出来了,你现在在北京城你要买一个大院,怎么着也得个四五百万,你想这是两个院子的钱,也就是说花一千万,当然了这个地方也表现出贿赂卖官. 贾珍为了自己的儿媳之死流尽了泪,伤痛了心。一致走路都要服拐。可是当自己父亲去世后,竟然忙里偷闲趋于自己的小姨子拉拉扯扯,如此之人,焉有良心。 贾珍之流如此卑鄙龌龊,却贵为贾府之族长。虽为父亲,却对自己的儿媳妇不仅有非分之想,而且心怀鬼胎。大概中国历史上的风流皇帝唐明皇可与之比肩,可是唐明皇扫平武周余孽,重启大唐盛世,开元革新,政通人和。贾珍除了一味的贪欢下流,作践下人,实有云壤之别。 这样看来,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确实是心灰意冷,红楼是一部旷世其作,活像一部史诗,写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没落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