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比较谈(三)

(2010-03-31 20:54:33)
标签:

聊斋志异

人物形象

花妖

爱情

比较

分类: 灯下走笔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比较谈(三)

                          

   

      《聊斋》中写花妖的篇什不多,仅有数篇,其中写得出色的当数《黄英》、《葛巾》、《香玉》等篇。其中的人物黄英、葛巾、玉版、香玉、绛雪不仅风姿绰约,栩栩如生,而且风雅痴情,可爱可亲,令人转思作想。

    我们先来看黄英这个形象。黄英与其弟陶生碰上了马子才这么一个爱花成癖的花痴,遂成知己。马妻死后,意属黄英,黄英“微笑,意似允许”,然须待其弟归,其弟来信,嘱姐归马。马请问:“致聘何所?”.“英辞不受采”,于此已显得黄英很有教养,且有几分清高淡泊。婚后,马耻以妻富,提出各用各的东西,结果不久便混杂了,马不胜其烦,黄英讥之同:“陈仲子毋乃劳乎?”一句话,则又凸现黄英幽默风趣、颇具知识者的特色。马鄙陶生及其姐黄英卖菊致富,认为有辱黄花,黄英则曰:“妾非贪鄙。但不少致丰盈,遂令千载人谓渊明贫贱骨,百世不能发迹——故聊为我家彭泽解嘲耳。”这里俨然已告诉马子才及读者:“我本是陶渊明所爱之菊,难道爱菊者就非得穷愁潦倒一辈子么?”孤高恬淡之人也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考虑衣食住行还是不行的。马但愿贫,不愿致富,黄英便与之析居,结果马东食西宿,黄英又讥之日:“廉者当不如是”,一句话说得马子才哑口无言。这里更显得黄英幽默之至。所以,文末作者叹日:“……植此种于庭中,如见良友,如赌丽人……不可不物色之也。”

《葛巾》写的是“双美”——两个牡丹花妖。其中主要叙述的是葛巾与常大用的爱情故事,然而却又以另一女子玉版相衬托,使得姚黄魏紫,相得益彰。葛巾与常大用一见钟情,没想列好事多磨,第一次幽会即为玉版所打断——玉版在葛巾屋里与之下棋。第二次约会,几句话尚未说完,“遥闻人语”,玉版又来邀葛巾到她那里下棋,并强把葛巾拉走。通篇之中,作者只写了玉版的两句话(显然玉版只是一个次要人物),但就是这两句话,却既表现了玉版的性格,同时又衬托了葛巾的形象。她邀葛巾时说:“败军之将,尚可复言战否?业已烹茗,敢邀为长夜之饮”。足见其心境悠闲,风采淡雅。然而却正是她这悠闲的心境和淡雅的风采。把葛巾此时从“辞以困顿”、“坚坐不行”所表现出来的焦灼心情映衬得十分鲜明。她同葛巾开玩笑说:“如此恋恋,岂藏有男子在家耶?”无意间又恰恰道出了葛巾的秘密,葛巾不得不置伏于床下的常大用于不顾而听凭玉版强拉去。玉版风趣的语言和豪爽的行动把葛巾含而不露、温柔蕴藉的性格特点映衬得更是突出,使得这朵“葛巾紫”更加娇艳动人。葛巾、玉版,一个是“宫妆艳绝”,一个是“素衣美人”,作者在这里不仅把二者写得楚楚动人,象花一样美,而且所展示的爱情生活也有如牡丹花一样“璀灿似锦”,沁人心脾。

    我们再来看看《香玉》。前面所谈过的“阿宝”写的是人的痴情感动了人,而“香玉”则写的是人的痴情感动了花妖。《连城》写的是“士为知己者死”,《香玉》则写的是,“花为悦己者夭”,读来缠绵悱恻。

胶州黄生读于崂山下清宫,于窗中见一红一白之女郎.便对这两个女郎爱慕至极,情意难禁。于是题了一首情诗:“无限相思苦,含情对晚窗。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因为这首诗,得与牡丹花妖香玉交往。不料好景不长,不久,白牡丹被人挖走,枯萎而死,“生始悟香玉乃花妖也”。黄生又恨又想,一气作了五十首哭花诗,“日日临穴涕”。他的痴情感动了原不愿与他往来的香玉之好友——耐冬花妖绛雪,答应作为腻友少慰他的寂寞。而黄生并未忘情香玉,仍然时常“临穴洒涕”,哭悼香玉。他的至情终于感动了花神,香玉得复生宫中。黄生与香玉得以重聚,誓言死后也要变成牡丹,生在香玉旁。他死后第二年,白牡丹旁果然长出一株牡丹。数年后,这株高数尺的牡丹由于不开花被老道士的徒弟砍去,于是白牡丹和耐冬花也双双枯死。对此,作者评论说:“情之所至,鬼神可通,花以鬼从,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也。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

    香玉.绛雪两个花精,均至性深情,但在性格上却是一热一冷。香玉一片热情,绛雪则“性殊落落”。作者将二者对比起来写,使得人物形象格外鲜明。

    上述三篇写的都是花妖与人的爱情故事,其女主人公黄英、葛巾、香玉都是美丽、聪慧、对爱情有热烈追求的少女。但是,在对爱情的追求上,三者都各有各的风采。香玉一旦相中了黄生,马上就假托妓女的身份向黄生表达了爱慕之情,并且很快就达到了难舍难分的程度,显得坦诚、爽快。但是,她无力反抗外来的暴力,被移人蓝家之后,很快就萎悴死了,于缠绵之中,又显出女性的柔弱。葛巾则谨慎得多,她对常大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先是含嗔带笑地斥责他,又让桑媪给他送“鸩汤”,接着又许以约会,最后才呈身相报。为了免生枝节,她还主动提出与常大用一起返回洛阳,显得很有心计。其退寇、摔儿之举,则又于谨慎之中透出几分刚强。在三个花妖中,黄英是“妖气”最少的一个。她明明是因马子才好菊而来相就的,却不动声色,必待“四十三月”。马子才丧偶后与他结婚,随后又与常人无异的辛劳帮他发家,显得庄重典雅,胸有成竹,体现了她那人淡如菊,潇洒通达的性格。香玉和黄生唱出的是一曲爱情的赞歌,葛巾和常大用演出的是一出婚姻的悲剧,黄英和马子才写出的则是一首美妙的田园诗。《聊斋志异》人物形象比较谈(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