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资源库 |
(一) 前言部分
突出外语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国民素质教育,是国家开放的需要,是对外交流的需要,并强调其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二)课程性质
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三)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部分的修订以突出英语学科特点的思想为原则,修订原小标题及内容,使英语教育的特点一目了然,同时,在每一条理念中再次强调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以及语言学习的渐进性与持续性特点。
(四) 课程设计思路
明确指出了了英语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其中,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
(五) 课程目标
本次修订将课程目标按照总目标与分目标进行表述。保留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描述英语课程目标。
1. 总目标
将原课程性质部分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移至课程总目标部分,修改描述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五个方面相辅相成。课程总目标还从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发展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课程总目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结合的特征。
2. 分目标
为了更好体现不同级别之间的差异和过度,本次修订对分目标中一至五级分级整体目标描述作了仔细的文字修改使之更为准确,以体现级别间的差异和进阶关系。
(六)
此次修订对各级别总体目标要求保持不变,只在具体要求上做适当调整。具体调整如下:
1.根据全国反馈意见与建议,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要求上进行调整,有的适当降低难度,有的修改文字以更好地体现表述的准确性,有的个别目标要求也略有提高。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在语言知识的要求上所进行的调整和修改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对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指导性。对五级目标的修订主要是为了提高表述的准确性。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
2)
3)
4)
5)
6)
3.
在二级“情感态度”的目标描述中,增加“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勇于克服”,并将描述顺序调整为:“1.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2.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3. 对各种英语学习活动有兴趣;4.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5.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6.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勇于克服。”
4.
5. 在文化意识的要求上进行的调整和修改如下:
1)
2)
(七)实施建议
1. 除了增加导言部分外,对教学建议逐条进行了整合和文字修订,突出体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同时,对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课程标准提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2. 本次修订所选的大部分案例都选自于一线优秀的英语教师。本次修订还将原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议中的‘使用建议’部分简化,移至教学建议中。
3.
(八) 附录部分
重新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表,补充了一些常用词汇,替换掉了一些不常用的词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总词汇量(1600)不变。对小学阶段的词汇量要求也不变(700左右)。撰写了小学英语技能教学参考建议,以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此外,话题表和功能表中属于小学阶段所应涉及的部分,也在一、二级的目标要求表中分别列出。
(九) 其他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案例”与“评价案例”移至英语课标的附录部分。
二、五级语法项目变化整理(标黑处为变动部分)
原课标 |
修订后的课标 |
1. 名词 2. 代词 3.数词 4.介词和介词短语 5.连词 6.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8.冠词 9.动词 10.时态 11.被动语态 12.非谓语动词 13.构词法 14.句子种类 15.句子成分 16.简单句的基本句型 17.并列复合句 18.主从复合句 19.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20.省略 21.倒装 22.强调 23.虚拟语气 |
1.名词 (1)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不可数名词 (3)专有名词 (4)名词所有格 2.代词 (1)人称代词 (2)物主代词 (3)反身代词 (4)指示代词 (5)不定代词 (some, any, no) (6)疑问代词 3.数词 (1)基数词 (2)序数词 4.介词和介词短语 5.连词 6.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8.冠词 9.动词 (1)动词的基本形式 (2)系动词 (3)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4)助动词 (5)情态动词 10.时态 (1)现在进行时 (2)一般现在时 (3)一般过去时 (4)一般将来时 (5)过去进行时 (6)现在完成时 11.被动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 12.非谓语动词 (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目的状语) 13.构词法 (常用的前缀、后缀,以及加前后缀的方法,常用词的转化、合成) 14.句子种类 (1)陈述句(肯定式和否定式) (2)疑问句 (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 (3)祈使句 (4)感叹句 15.句子成分 (1)主语 (2)谓语 (3)表语 (4)宾语 (5)定语 (6)状语 (7)宾语补足语 16.简单句的基本句型 (1) 主语+系动词+表语 (2) 主语+不及物动词 (3) 主语+及物动词+宾语 (4) 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5) 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6) there be句型 17.并列复合句 18.主从复合句 (1)宾语从句 (2)状语从句 (3)定语从句(能辨认出带有由that, which, who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