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精读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材料
(2009-12-18 17:52:51)
标签:
开题报告杂谈 |
分类: 课题研究通知 |
精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它不仅为学生略读提供方法和技能,而且直接关系着《语文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实现,关系这语文教学重难点的有效处理,关系着语文课堂的效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求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从而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精读课文教学的目的及任务进行以读为主的语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及习惯,最终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及创新的语文能力。作为教师力求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理论,结合语文学习内容与学生学习特征及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构建符合现代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的最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本课题主要探究语文精读教学中精读环节相关策略。着重研究形成语文精读课堂教学行为策略、学习方式选择策略。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初步确立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意识,提出特色鲜明、操作性较强的小学精读教学的策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通过精读教学这块主阵地旨在探究精读过程中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上的有效突破,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师对学生在阅读内容、阅读方法上的有效指导,从方法与策略的运用上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A、教师方面
1、通过课题研究,不断地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切领会其新教育思想,达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根本转型。
2、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些具有生成力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更具生命活力,由此提升教师的语文教学素质,创建高效课堂。
B、学生方面
1、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合作阅读的能力,
2.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4.发展学生阅读评价和审美的能力
5.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整个课堂倡导以读为主,兼顾其他。在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中,突出一个“动”字,贯穿一个“趣”字,体现一个“创”字,让书本知识学习生活化,枯燥知识趣味化,学习过程要具有探究性与创新性,更加贴近语文教学的特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选文均为名家名篇,要培养学生通过有效阅读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欣赏能力,教师必须打破阅读教学泛泛而谈的局面。阅读教学要凭借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要敢于活用教材,引领学生走向阅读高效课堂。概括起来十六个字:“抓住要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高效阅读”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精读课文是相对于略读提出的,精读建立在初读的基础上。它以以深读为目的,使学生在阅读理解、知识习得、语言积累、实践运用和情感陶冶几个方面全面得到提高。
(1)、贯穿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
(3)、加强“自主、合作”探究体验。
精读教学的一般性的策略研究包括不同类型文体的精读教学策略,如 ①情感类课文的精读教学策略; ②哲理类课文的精读教学策略;③人物类课文的精读教学策略; ④观察类课文的精读教学策略; ⑤事件类课文的精读教学策略;⑥线索类课文的精读教学策略;精读教学特殊情况下的教学策略研究包括如反刍策略、复趿策略等。
初步确定(2009年4月~2012年12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09年4月~2009年12月
认真学习和领会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完成对课题的论证与构建;撰写论证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织机构,确定研究策略。完成课题申报与立项前的准备工作。2009年12月底正式开题。鉴于本课题组成员分布我市东津小学、西津小学、实验小学、狮桥小学,课题组开辟“小学语文精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博客网上学习论坛。(地址为:http://blog.sina.com.cn/jdjxcl)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10年1月~2012年7月
按照研究与实验方案,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标,进一步细化研究内容。观摩专家倾听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的相关讲座,创新调整研究方法,积累过程性研究材料。本阶段的重点是深入研究,探寻语文名师在精读课文中的教学策略。同时各成员针对精读教学开展探究。
第三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
整理研究成果,在实验与研究不断深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研究的教学策略,对课题研究与实验进行全面的总结,撰写研究与实验总报告,进行专家鉴定和课题验收。
我们课题组成员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本课题组由15人组成。课题组成员大多数是学校年轻教师,不仅在一线课堂,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科研能力,其中有三位教师参加过宁国市级课题研究,并发表多篇教学论文。中溪小学拥有一定的报刊资料,农远资源多媒体室能够帮助教师获取网络信息。课题组成员基本拥有家庭电脑,均能适应课题学习交流研究要求。
学校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良好教研氛围,不仅在时间上和经费上予以充分地保障,而且在理论上予以充分地指导。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教学案例、实录赏析、研究论文、影像资料、研究报告等。
2009年12月16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