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高三工作 |
一、理智、冷静地看待分数,做好学情、考情的分析,不骄不馁不浮躁。
1、对成绩的界定
成绩正常地反映了学校学科和学生的情况,整体成绩比较均衡稳定,成绩与一诊相比有一些波动,但也属正常,文科语文、历史、地理,理科物理、理综居三校第一,但优势不明显,三线的比例理科第一、文科第三,有一定下滑,但也还在可控的范围。
尖子生有比较明显的进步:理科全市100名由7到12,5名在前30名,第一名是第6名(一诊第8 ),文科全市100名由3到5 ,都有进步。
回顾学校对我们10级的要求:
(1) 零诊:三线全面第一。
(2) 数学、综合第一,双语第二。
离这个要求还有一些距离,正是有差距才有紧迫感、才有奋斗的压力。树德中学从来就是不惧挑战、在狭路中突围的集体,我们要对学校、对学校的管理策略充满信心,对完成10级的高考目标充满信心!我们要始终眼光向前,信心是金,只要相信自己、相信学生都还有很高的可塑性,我们就能拥有超越自我、超越极限的力量!
2、面对的挑战和冷静的反思
我们还有着明显的不足,面对着巨大的挑战。我们的数据呈现了硬上线的数据。
文科面临的压力比较大,文科数学、政治、文理科英语较为薄弱,这是影响我们成败的关键,短板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
不管哪一个学科,我们都需要沉静地思考自己哪些方面成功了,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考试诊断出了某一个学科、某一个班、某一个学生的什么问题,能够找出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当然,面对问题,还要正确归因,而不要简单地去抱怨学生不重视。我相信,学生只要在这一个学科上看到了增长的希望,他就不会放弃这个学科。而这个希望,需要我们传递给他。
这个时候还远没有绝对的胜负,毕竟离高考还有50天,一切都还充满变数,谁能断言高考的胜负!笑在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反思什么:教学规划上的得失、教学手段的落实、教学投入的情况。有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班主任评价之间的差异,哪些评价更有效度大家是清醒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正是在这些细节之处体现出来。我喜欢问的问题是三个:做了什么、效果如何、下一步怎么调整。这三个问题的关注点是在老师身上,是想引导老师们更多的从教学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开展工作,更多的从自身的角度来归因,当然前提是了解学情。
这里有一个对压力的认识。身子都进去了,还顾虑什么尾巴。
二、围绕后期教学工作,强调效率至上,课堂第一,在剩下的50余天里有所作为。
对二诊后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站稳学科阵地,激情投入,主动出击,追求突破(卓越)。
每个学科都要力争对总分有正贡献。要主动积极地想办法站稳自己的学科阵地,不要寄希望于其他学科放弃。
当然年级和学校会做统筹的工作,但有些矛盾回避不了。树立事在人为、人人有所作为的思想非常重要。不抱怨、少牢骚,少一些赌气、少一些淡泊,念头单一一点、简单一点。保持一种激情工作的状态很重要。最后这五十多天,考验我们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要有作为,预防潜意识的等待。
2、加强教学规划,研究高考、知识结构和学生实情,确保难度定位、指导方向正确。三诊时间:5月7-8日
合理安排,科学备考极为重要。后期以专题训练和仿真训练为主。还要讲什么专题怎样讲,备课组要研究。
这里的计划,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教师自身教学方面的计划性要明显,复习主线要清晰。剩下的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要解决什么问题、强调哪些板块、哪些细节老师们一定要清晰。每堂课之间的关联要清晰,每一堂课的重难点指向要清楚,安排的容量要适度,评价的标准是能让大多数学生能感受到。应该有一个整体的安排,不能因为考试等原因而忽紧忽松,不能是简单的甩卷子,跟着卷子走。
这里也提一下教育局的要求:有序的时间表。要求课时总量、连堂课的安排、大小训练的时间全部要落实到时间表中,并上报教科院和教育局。学科的后期复习计划入格到每一天,还要印发给每一个学生对照落实。(我们的计划还是一种粗线条的思路)
二是要指导学生做到计划性强。绝大多数学生在前段停课复习中已经尝到了有细致计划的好处。对后期复习的内容要作全盘考虑和分解,并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学法的过程指导是指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3、精选试题,精留作业,加强批改的力度和质量,保证学生自主消化的时间。
对仿真训练的研究:“精练高考题,选练普通题”是指导练习的一贯口号和做法。精心选题、审慎命题,尽量体现出备课组的思考。
备课组建设的问题,形成合力,发挥集体优势,忌保守、忌保留,忌单打独斗、刚愎自用。防止两个倾向:随意性的甩题,课堂效率低下、节奏缓慢;狂轰滥炸,让学生无从消化。
训练的强度和密度、难度的关系问题。这很考验教师的功力,体现教师对高考的理解和把握,要有详细的评分细则,形成备课组共同的评讲教案。选好、用好、评好。
明确所使用的每一套试题是要考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对每一套题进行能力考察点的登记,让学生对于遗漏的知识一定要知道为什么,弄清楚问题的根源,以便根绝。知识一定要在运用中才能发现问题所在。同时,平时训练的目标还要定位在培养临场审题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上。
平时的标高和规范性的训练。注重在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这些错误固然与个人性格有关,但还是可以在日常练习中不断地加以纠正和改善。尤其是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在应试心理、应试技巧上给以指点。
4、加强踩线生的辅导,有布置、有落实,从总分角度出发来分析,注重学科间的协调。
三、强化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科团队管理,严格、全程、精细地狠抓人头管理。
人头:各条线的上下20分为参照。个个都要盯。
人头管理是我们工作的抓手,但是,怎样才能有成效?
1、开好分析会,对学生进行分层分析,明确工作目标,形成共识。一定要落实到每一个踩线生的身上,确保对位。
2、包产到人,落实细节。兼顾所有踩线生的情况下,特别紧盯自己这科不达标的学生。
3、每周由班主任汇总各科踩线生个辅的情况。
4、关注周练情况,及时调控。
5、常规管理绝不放松。
四、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成功!
这句话首先是送给我们的老师,同时也通过我们的老师送给我们的学生。一定要看到我们的优势,看到我们的潜力,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成功!
高度重视心理状态的调整,既要学会自我调整,还要学会调整他人。要学会自我宣泄,要能够找到宣泄的途径。
对于学生,我们人人都要做心理按摩师。一方面,心理咨询师是很专业的,得要持证上岗才行,我们就做心理按摩师嘛,另一方面,我们还跟心理咨询师不一样,我们还要努力让学生得到实质性的帮助。一定要希望老师们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多找潜力,多找增长点,多想办法,要争取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后期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的调整,这往往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
还要注意工作的落实。
这里再多说几句。我们的青年教师,不论是否走完过一届,一定不要只盯住眼前的成绩,一定要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学会在工作中体验、学习。一个教师的成熟是需要时日的,如果在第一轮的时候没有深入钻研,第二轮再深钻的可能性不大,要保持成绩的可能性就很小。所以,请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学校和年级上提出的各种要求,虚心学习,不要想着走捷径,到处找些资料或是拿着其他老师的资料不加分析地就用,一定要思考,要钻下去,尽量使自己在专业上厚重一些。我们的整个队伍还很年轻,我们还需要在挑战和中证明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事业上的尊严会影响到他的生活,两者密不可分!

加载中…